Tuesday, May 14,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NASA 想在太空直接生產太陽能電池板

「太空製造」(Made In Space)已經研究多年






(綜合報導)人類想往太空發射衛星或載人太空船,都要先在地面建造好,然後再靠運載火箭突破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而運載火箭的推力也決定了發射物的規模。
那麼,我們能否將建造的任務直接搬到太空?
這種想法並不瘋狂,一家名為「太空製造」(Made In Space)的公司已在這領域研究多年。2014 年,太空製造就為國際太空站研發了第一台可在太空使用的 3D 列印設備,專門生產高強度、高精準度分子的小型航空零件。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又投資太空製造 7,370 萬美元,兩者計劃在 2022 年發射名為 Archinaut One 的小型衛星,繼續驗證外太空生產製造的可能性。

與傳統衛星不同的是,這顆衛星將攜帶一部分材料,然後在太空利用 3D 列印技術自行生產兩條近 10 公尺的太陽能電池板。一旦電池板完全展開,可提供比普通太陽能電板多 5 倍的電力。
實現太空領域製造,出發點自然是為了節省成本。就算近幾年已有 SpaceX 和 Blue Origin 這類尋求低成本製造和火箭回收的私人公司出現,大大降低成本,但火箭發射費用依舊可觀,而太空製造想將這筆費用完全刪去。
此外,由於組裝工作在太空進行,意味衛星不需考慮火箭發射時的抗壓能力,設計時就能使用更輕便的結構,有效降低體積和重量。
不過材料仍然是個問題,僅靠地球供應顯然不足以支撐大規模製造。未來太空製造考慮收集近地軌道的廢棄衛星,它們大多是已報廢的設備,還有部分火箭零件,由於無法脫離地球軌道,所以很多都繞著地球飄流。
另外,小行星的土壤同樣可轉化為 3D 列印所需的聚合物材料,進一步削減製造成本。
太空製造 CEO Andrew Rush 之前也表示,他相信太空製造技術將為人類重登月球,乃至未來的火星登陸帶來顯著幫助。比如說人類可勘探小行星資源,建立資源前哨站,方便執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任務。
此外,這個領域還將重構一些傳統產品,比如光纖,因為微重力環境可有效剔除不必要的雜質,生產出反應時間和數據吞吐量都更好的新型光纖產品。
「屬於太空的商業經濟時代馬上就會到來,因為我們正在製造一些無法在地球生產的東西」,Rush 說。

[Back]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