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8,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中國人春節出境遊走得越來越遠


  

(南昌二十一日電題)旅遊已成為許多中國人歡度春節的重要方式,在足跡遍佈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後,今年大批中國遊客又有了新去處--南極洲。
  艱苦的自然環境、長距離的旅途跋涉以及至少5萬元人民幣的高昂價格並沒有阻擋中國遊客的熱情。春節期間,阿里巴巴旗下的飛豬旅遊南極專線開通了兩個船期,約1000名中國遊客在南極吃餃子、過新年,這也是由國內旅遊企業組織的最大規模南極游。
  南極游負責人嶗山透露,「80後」「90後」遊客占比過半,其中有年輕情侶和夫妻,也有獨自去世界盡頭療傷的單身姑娘;有即將投入創業的年輕男子,也有趁寒假帶孩子去看南極的父母……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聯合發佈的《2018春節出境旅遊趨勢預測報告》,2018年春節出境游將在去年615萬人次的基礎上,增加到650萬人次,規模為歷史之最。
  記者在北京、上海、江西等中國多地採訪發現,2018年春節中國人出境遊目的地呈現多元化趨勢,非傳統熱門線路受關注,真人秀帶動部分境外旅遊目的地成為「中國村」,定制旅遊受熱捧。
  「看了一些綜藝節目以後,就一直想去越南芽莊看看,而且報團費用比部分國內游線路還便宜。」江西南昌市民王女士說,打算趁春節假期和家人去玩一趟。
  國家旅遊局官網顯示,泰國旅遊公會估計,今年春節往返兩地的包機超過100架次,有近40萬中國遊客赴泰國各地旅遊。
  驢媽媽公關部總經理李秋妍介紹,春節期間東南亞海島預訂走紅,部分目的地即使價格上漲一倍以上依然火爆。「在中國的綜藝、電影、電視節目中頻頻露臉的芽莊、峴港等海島上,遊客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一些在線旅遊網站數據顯示,個人游佔據春節出境游市場「半壁江山」,個性化定制旅行受歡迎。根據攜程春節預訂數據,每5位出境遊客中就有一位「嘗鮮者」:通過APP提交一張「出國定制游需求單」或預訂一位「洋導遊」全程陪玩。
  比起單純購物,中國遊客越來越注重目的地印象和旅行體驗。及時適應中國遊客的品位和消費模式,成為各旅遊目的地和商家有效獲利的關鍵。
  「南極航線船期結束後,團隊會總結和分析中國遊客的特徵與偏好改進產品,比如增加中餐、僱傭更多講中文的工作人員等,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投入。」承運春節南極游的挪威海達路德郵輪公司CEO丹尼爾說。
  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指出,火熱的春節出境游背後也存有一些風險,包括遊客人身安全問題,因溝通不暢等帶來的摩擦增多等情況。
  去年年底,中國外交部連發多次風險警示信息,卻仍有大量不知情的遊客前往有火山噴發危險的巴厘島;今年年初,外交部針對馬爾代夫發出風險警示信息,旅行社等紛紛取消近期赴馬旅行產品,但仍有個人遊客抱有僥倖心理前往旅行。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個人遊客大多通過在線旅遊平台訂購機票、酒店,獲得旅遊目的地安全方面信息的渠道較少。
也有旅行社負責人透露,針對海外出行目的地的警示信息,旅行社更傾向關注旅遊部門發佈的信息,對外交部門的信息不敏感,甚至存在僥倖心理。
  戴斌說,隨著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次不斷攀升,遊客在海外受到生命財產安全威脅的概率增大。宜運用現代化手段,盡快完善旅遊安全預警機制,提升預警信息「抵達度」。同時,注重對文明旅遊的引導,維護中國遊客在海外的形象。

相關中國新聞 >>

特朗普接見槍擊倖存學生 提議武裝教師 (圖)

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 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 (圖)

年增長兩成 中國穩居菲律賓最大貿易夥伴

中共軍機出海 經巴士海峽遠海長訓 (圖)

中國海警船 陸春節收假再巡航釣魚台

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蛟龍突擊隊 揭秘解放軍這支最神秘部隊 (圖)

港媒:中梵建交將近 求同存異達共贏

菲總統親華新舉措 擬派菲軍人赴中國受訓 (圖)

美智庫列中美突發狀況 納解放軍攻台

被罵「跪舔」韓國,劉雯真的「拜錯了年」? (圖)

春節南極游成為中國客新寵

中國邊境小城漸成俄羅斯人的「養老後花園」

春節長假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 (圖)

大昭寺火災初步排除人為因素 釋迦牟尼佛像完好無損

瓊州海峽恢復通航 仍有近萬輛車待渡 (圖)

中國重興家風家訓 「老古董」又成新風尚

官方通報張扣扣殺人案:嫌犯對母親被殺懷恨在心

曝身穿日本二戰軍裝男子在南京紫金山擺拍 有網友已報警 (圖)

首頁 > 中國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