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8,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論戰、心理戰和法律戰 中國對美「三戰」

初次見面/6周大的伊文(Ewan Bingham)抬頭注視他的海軍上尉爹地賓罕(Chris Bingham),這是他們兩人初次見面的情景。賓罕服役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杜魯門號在執行9個月任務後,周五返抵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海軍表示,在9個月的派遣期間,航母上的海軍弟兄迎來了171名新生兒。(美聯社)

迫不急待/跟隨杜魯門號航空母艦(Harry S. Truman Carrier)返航的航空攻擊機隊,周五降落在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灘的歐西納海軍航空站(Oceana Naval Air Station)。布魯潔(Christy Brugger)迫不急待的奔向前去,迎接隨機隊返鄉的上尉丈夫。(美聯社)


無煙硝的「軟殺」

(綜合報導)據美國國防部委託研究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對美國實施「三戰」戰略,內容涵蓋輿論戰、心理戰和法律戰,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美國政府和軍方至今仍缺乏應對這種「不動武」的作戰方式。

《美國之音》中文網指出,這份報告由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聘請7位相關領域的學者撰稿,內容長達566頁。辦公室顧問白邦瑞(Mike Pillsbury)受訪時說,解放軍總政治部最初提出「三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時,美方並不理解,也未給予關注,直到2010年中國政府對美採取的一些行動,才發現和「三戰」的理論或條例非常相似。

白邦瑞說,「三戰」來自解放軍總政治部,美國國防部沒有類似組織,美軍更無政治委員(政委)這個角色,「剛開始我們不理解這是一個什麼單位。」

長期研究中國軍情的《華盛頓自由燈塔》資深主編葛茲(Bill Gertz)表示,這份研究報告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它是美國五角大廈出資的研究項目,目的是探討中國如何謀求達到其國際安全的目的。「中國的主要目的是把美國擠出亞洲,讓中國成為那一地區的霸主,並最終成為全世界的霸主。」

有觀察人士指出,中國對美實施「三戰」,恐怕徒勞無功,因為在一個封閉社會,這些「唬弄」手段或能發揮作用,當今則是網路時代,資訊多元化,中國的手段再巧妙,也不會有多少人受騙。

但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中國政治和軍事問題專家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不以為然。她認為,中國對美國實行「三戰」已經取得相當可觀的成果,讓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中國宣傳的說法。

某次她參加一個內部介紹會,1位美國中級官員在會上開口便說,「隨著中國重新獲得在世界上應得的地位,」這句開場令她非常吃驚,美國官員可以說這種話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世界上有一個應得的地位嗎?美國沒有這樣的地位。我們對義大利也能說同樣的話嗎?」

《美國之音》中文網2013年10月曾有報導,華盛頓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公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軍方正在對美國發動一場「政治攻勢」,目的是左右美國的對華政策和輿論導向。報告指出,解放軍總政治部通過給海外親中活動提供資助、招募情報線人、搞宣傳、參與媒體活動等,以實現對美國的政治戰略目標。

該報告撰稿人之一、曾任美國國防部中國科長的石明凱(Mark Stokes)表示,解放軍政治作戰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台灣,其意圖在於讓外國政府接受北京所闡述的「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概念。

「三戰」的提法源自2003年12月解放軍公布的《政治工作條例》,2010年9月重新修訂,內容均強調對敵開展「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是一種無煙硝的「軟殺」型態。

美國國防部2008年公布的年度《中共軍力報告》,首次列入「三戰」,並稱中共對戰爭的理解,不再局限於軍事鬥爭,而涵蓋政治、經濟、外交和法律等領域,明示中共在重視「硬實力」的同時,愈發傾向使用「軟實力」解決衝突。



相關話題新聞 >>

美日交換條件 TPP換釣島協防

歐巴馬明訪亞洲 暗中圍陸 (圖)

林義雄專文〈台灣不該有核四〉 (圖)

原能會:沒核安絕不裝燃料棒 (圖)

反核團體去中國反核?台電:這是個好主意 (圖)

藍委:「不要等他倒下 黨才有反應」 (圖)

石家莊空氣污染 煤煙塵佔比最高 (圖)

改善空氣 環京津綠廊香河開建

中國水源地污染 觸目驚心 (圖)

無視停火協議 烏東槍戰5死 (圖)

烏總理:普亭夢想恢復蘇聯

烏克蘭問題 北京立場受關注

東歐動盪 美考慮再部署150人

教宗籲全球結束戰爭 譴責浪費 (圖)

首頁 > 話題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