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4,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兩陣營都高喊經濟自主 再創成長

印尼9日將舉行總統大選,各陣營競選造勢活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中央社)

印尼大選倒數 粉絲不缺席/印尼總統選戰進入倒數,死忠支持者專注參加選前衝刺造勢活動。(中央社)


(雅加達四日電)印尼全國約1.85億合格選民將於9日選出新一任總統。不論是人氣省長佐科威還是前軍事將領普拉伯沃,兩人在提出的政見中都聚焦經濟自主,再創經濟成長。

印尼9日將舉行第3次總統直選,民主奮鬥黨等陣營推舉停職參選的雅加達省長佐科威(Jokowi Widodo)搭檔前副總統尤素夫.卡拉(Yusuf Kalla)。大印尼運動黨等陣營則推舉前軍事將領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搭配前經濟協調部長哈達(Hatta Rajasa)。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近來年經濟起飛,平均所得不斷成長,經濟願景同樣是兩組候選人的關注焦點。

「佐尤配」在競選政見中認為印尼目前的經濟問題包括貧窮人口多、社會不平等、地區發展懸殊,糧食和能源十分依賴外國進口。

他們認為印尼經濟應朝向自立,並提高生產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規劃透過各項改革,把印尼年度經濟成長提升至7%以上,並預計於未來4年內逐步縮減燃油補貼,降低昂貴的石油進口,改以天然氣替代。

其他的具體方案包括增建2000公里長的新道路、開發10個新港口、10座新機場、在全國建立5000座傳統市場。修復灌溉設施,建設供300萬公頃稻田的灌溉網、在爪哇島外開發100萬公頃新稻田,在每一個糧食生產中心建設糧食收割後的倉儲加工設施,以實現糧食自主。

此外,「佐尤配」也主張在投資和發行許可方面實行一站式服務制度,以縮短發證程序的時日少於15天;建立基礎設施發展銀行,以克服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問題。

「普哈配」則喊出「人民經濟」的口號,強調印尼在食物和能源上必須自給自足,並提出要實現印尼每年經濟成長率達7%至10%的目標,且政府支出中要以10%用於發展基礎建設。

具體計畫包括興建3000公里長的現代化公路和4000公里鐵路、海港和機場,電力和電信設施;加速發展水利灌溉和海岸漁港戰略基礎設施;規劃遷移首都;加快向沒有住房的民眾提供住所。

在能源領域方面,「普哈配」高舉民族主義大旗,主張印尼石油及天然氣法規應朝向更符合國家主義的方式加以修訂,在討論能源開採時優先考慮國營的能源公司。他們也主張實施低度的保護政策。

此外,印尼由1萬7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海岸線總長5萬4716公里,兩組候選人都強調建立海上交通的重要性。

佐科威指出,印尼有一些地區必須關注海上高速公或是「海上捷運」的建設,主要目的是構建印尼各地區具有經濟效益的聯通關係,以推動印尼經濟發展。普拉伯沃則強調逐步發展爪哇北海岸若干路段的海上高速公路,以與鐵路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兩組候選人的經濟政見在某種程度上都著重「民族主義」,不過,在投資者眼中,佐科威似乎是更好的領導人。

日本外貿協會駐雅加達幹事長富吉健一指出,商界一般認為佐科威比較親商。佐科威擅長解決問題的領導風格,也贏得商界認可。

在經濟政策上,雙方都推出強調印尼經濟自主、再創經濟成長的政見,只是選民更關注的是如何貫徹這些政見。尤其是在印尼官僚體制及貪腐成風的環境下,誰真的深具落實各項建設的魄力,才能吸引選民投下手中的一票。


相關國際新聞 >>

國將分裂 伊拉克總理宣布競選連任 (圖)

日解除三項制裁措施 北韓船舶可有條件入港

被擄46護士獲釋 印派專機伊北接人 (圖)

伊北自殺炸彈攻擊 15人喪生

扳倒敘利亞政府 英曾計劃訓練10萬軍

以巴動盪 歐盟籲停止投資以色列

巴遇害少年葬禮 數千群眾悲憤送行 (圖)

同僚被撞死 奈國士兵脫序 阻路、開槍、燒巴士

俄:伊核談判 可望達成協議

巴西前總統魯拉:世界盃成功 給唱衰者教訓 (圖)

法國校園喋血 家長當眾刺死女老師 (圖)

英最強航母 107億美元打造 (圖)

7×8等於多少? 英童考倒財相

歷史沒唸好? 澳洲總理失言惹爭議

共謀竊聽 卡麥隆前助理遭判18個月 (圖)

性侵少女 澳洲老牌藝人哈里斯 判囚5年9個月 (圖)

玻利維亞修法 雇用童工年齡降至12歲

印尼大選迫近 排華陰影難消 (圖)

心靈革命 人權反貪成印尼大選焦點

演出中觀眾手機響,凱文史貝西最新舞台劇角色開罵

距太陽系16光年處 發現類地行星 (圖)

類地行星 可能普遍存在

首頁 > 國際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