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7,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台灣晉升觀光大國 第1000萬旅客明報到

觀光起飛,台灣邁向千萬觀光大國,國際飯店、本土飯店有如雨後春筍般一間接著一間開。圖為南港台北萬怡酒店。(中央社)


(台北報導)台灣期盼已久的「千萬觀光旅客」,明天清晨將會在桃園機場「達陣」;幸運兒以自由行最多的東北亞旅客可能性較高,台灣自此晉升千萬觀光大國。

百件大禮贈送幸運兒

行政院長毛治國昨天在台灣觀光協會59周年茶會指出,外國旅客重遊率達3、4成,成績優異,千萬旅客不是結束,而是下一個起點。交通部長陳建宇則說,千萬旅客代表4450億元觀光外匯,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觀光局準備來回機票、五星飯店住宿券等百件大禮給這名幸運兒。

世新大學觀光係副教授陳家瑜認為,台灣是繼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澳門、韓國、日本與新加坡,第9個突破千萬觀光客的亞洲國家,千萬旅客是台灣躋身重要觀光大國的指標。

亞洲第9個達陣國家

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強調,台灣達到千萬旅客,才有一定市場利基,讓各產業賺得到錢,願意投入這塊市場,機場、風景區等重要基礎建設,才能靠稅收擴建、改善,讓已有「量」的旅遊市場,也能提升「品質」。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則提醒,千萬旅客只是逗點,在這個基礎上,是新的開始,明年起政府須讓創造觀光市場「驚嘆號」,才能增加新旅客及回流客。

開放陸客 年增百萬人

翻開我國觀光發展史,民國65年來台旅客數首度突破100萬人次,整整花13年才到200萬人次;民國78年至94年曾遇到SARS風波,外國旅客不敢來台,花了16年才成長到300萬人次。

民國97年7月開放大陸旅客來台觀光後,來台旅客數就像蓋高樓,逐年成長100萬人次,從400萬人次至今年的千萬人次,只花了6年時間。

穩定客源 推區域旅遊

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表示,千萬旅客得來不易,明年要維持千萬,除鞏固大陸與日韓客源,還會加強開發東南亞、印度、歐美等市場,將和香港合作,以「區域旅遊」方式宣傳,讓到香港、澳門等地旅遊的外國客,也將台灣納入旅遊目的地。

觀光局將與航空公司合作,取消旅客入境費用、提供旅客入住過境旅館享100美金優惠,增加轉機旅客停留時間。陸客團明年採總量管制,維持每日5000人次,但陸客自由行每日5000人次將彈性開放,只要每日來客數接近上限,就會採取限額。

相關台灣新聞 >>

重病可拒絕急救自主善終 (圖)

夜訪南加 歐巴馬伉儷會罹難者家屬 (圖)

求婚、尋墓、採果樂...主題旅遊夯

3年來57次 星國男瘋台灣

外國觀光客 每年上限1500萬人

NBA官網分享台灣球迷照片 又掀兩岸大戰

小鶴變友善 全村疼愛 不灑農藥 學童下田除草

金山飛松山 小白鶴 蹺家 回家 (圖)

總統辯論 首度開放網友提問

王金平發令 營造公會轉挺朱 (圖)

朱立倫扮暖男車長 發送國旗暖夯包 (圖)

蔡英文:台灣經濟確實不好 (圖)

邱毅再咬蔡家炒地 賺34億 (圖)

美前防長黑格: 歐巴馬企圖毀掉我

歐巴馬拒絕跛腳 TPP國會過關列優先

阿拉伯文作業惹議 維州學校停課

孤狼恐怖攻擊 歐巴馬坦承難防範

投資導向自家產品 摩根大通罰3.7億

舞迎耶誕

加州奇諾崗耶誕遊行 好比台灣鬧元宵 (圖)

冬季風暴襲俄州 民宅毀損

李坤儀夫家地方大地主 嘉義補婚宴精擺6桌 (圖)

海倫清桃痛訴藝界性愛潛規則 爆人夫導演誘偷情 (圖)

侯佩岑伴母採買老公出苦力 口罩變臉同步周董

參選人陪同走訪屏東 柯文哲:學習之旅 (圖)

許淑華槓蔡煌瑯 負面看板掀戰 (圖)

爭18歲投票權 民團上街報佳音 (圖)

立院第8屆將屆 王金平宣示後會有期 (圖)

現任市議員選立委 林義雄批欠缺民主倫理 (圖)

屆期不延續 重要法案待新國會再審

辣妹誘援交 色男遭毆洗劫 (圖)

告人夫騙色 最完美小三慘敗 (圖)

專挑中年婦行竊 「師奶殺手」遭逮

獸父扯天眼驅魔 當妻面狎13歲女

被罵畜牲子 持槍砰舅公 (圖)

教職缺拐流浪女師 冷氣工騙走211萬

數學藝術品 顛覆印象 (圖)

刈包吉助寒士 春節將席開700桌 (圖)

創意客家粄 喚起家鄉記憶 (圖)

思源埡口霧淞美景 北國風情映眼簾 (圖)

全球唯一皮卡丘驛站 竹東動漫園區開幕 (圖)

一甲子的等待 南美館動土 (圖)

何浦國小建校百年 祖孫三代齊慶祝 (圖)

首頁 > 台灣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