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2,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江蘇:萬畝大閘蟹因上游污染絕收 安徽:是被淹死的



(綜合報導)跨省污染案件,如果不建立起剛性的約束機制和追責賠償條款,並確保各方遵守協議,那麼「上游排污、下游遭殃」的事還會重演。

江蘇洪澤湖萬畝大閘蟹因上游污水絕收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最近深入上游調查發現,在安徽淮北市烈山區陳路口閘,流經的雷河污染嚴重。沿著這條河溝可以看到,附近工業園一些工廠埋在地下的管道通向河溝。當地村民指著附近的一條河溝說,這裡的污水排放到雷河裡,裡面連泥鰍都養不活。

在河南境內,則可看到馬家河污染嚴重,乳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的物質交替出現。河邊上就是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沿線不僅有各種生活污水管,還有畜禽養殖場及集聚區的排管,不斷有黑色的污水排入馬家河。這份調查,某種程度上也證偽了之前大閘蟹被「淹死」的說法。

對於萬畝魚蟹的死因,起初江蘇省環保廳發佈通報稱,江蘇省、安徽省意見一致,初步判斷本次事件原因是由於上游洩洪夾帶污水造成,下洩的污水和已進入湖區的污水,將持續影響洪澤湖生態環境。

可後來安徽省環保廳又提出,萬畝大閘蟹絕收,初步分析是在颱風影響下,暴雨區域發生大面積嚴重內澇積水現象,地表、農田、溝渠內生活垃圾及部分秸稈浸泡產生的面源污染等集聚,經洪水沖刷,隨支流匯入湖體,導致洪澤湖水體溶解氧過低。

按照安徽省環保廳的說法,萬畝大閘蟹似乎就是被「淹死」的。一時間,該結論引發如潮的質疑。而對洪澤湖的大閘蟹養殖戶們而言,這也有些「難以接受」:他們中的很多人因此次事件魚蟹死絕、血本無歸,不少人還背著貸款,所以寄望於盡快鎖定排污方,追回損失。而若污水罪魁禍首是颱風和暴雨,那或許意味著,損失只能找老天爺來賠了。

而據新華社最新調查,導致萬畝大閘蟹死亡的污水,顯然不單純是暴雨所造成的,上游嚴重的工農業排污,恐怕才是罪魁禍首。這些污水沒有得到應有處理,颱風暴雨一來,才會藉著洪水滾滾而下,給下游帶來了滅頂之災。

上游污水導致洪澤湖生態環境惡化和養殖戶損失嚴重的問題,其實已非首次曝出了。也正因如此,江蘇宿遷、安徽宿州等8市於2012年簽訂了《關於環境保護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約定,上游城市提閘放水應提前採取污染防治措施,上游城市提閘放水應提前24小時向下游城市通報。如果真按這樣的協議,上游洩洪應當建立在確保污染治理妥當的前提之上,並及時通知下游,那如今萬畝大閘蟹死亡的悲劇可能也能避免。

安徽環保部門表示,將對下游受災群眾開展救助,並將加強協商,給予資金補償。那所謂的救助補償錢誰來出,何時能到位?對此,洪澤湖養殖戶需要一個確切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跨省污染,還需盡早建立起剛性的約束機制,以確保各方遵守協議,否則洪澤湖恐怕很難擺脫上游污染的噩夢。

相關中國新聞 >>

中國對美600億商品加征關稅 (圖)

破天荒!金正恩今年內將訪首爾 (圖)

軍方公佈潛艇到南海演習 安培極力淡化

中國樂見文在寅訪朝

中國天眼明年搜尋地外生命 (圖)

對抗中國055大驅 美海軍欲採購新款軍艦

習近平大秘鍾紹軍已任軍委辦公廳主任 (圖)

持倉創6個月新低!中國連續兩月減持美債

貿易戰升級 中國籌碼不足 (圖)

中美貿易戰升級 學者:特朗普打的是政治牌

特朗普對華關稅之牆誰買單? (圖)

馬云:應將貿易戰視為「升級」的機會

美加徵關稅 中國官員:對中國影響微乎其微 (圖)

中國新關稅清單放過大豆 交易商卻更不安 (圖)

專家:中國商品另闢蹊徑進軍美市場

陸牌手機印度廝殺 拿下半壁江山 (圖)

廣東越南 試行點到點直達運輸

河南7景區 9/20起調降門票價格 (圖)

林鄭死撐不停工 添亂反邀功 (圖)

香港自救 (圖)

高鐵試車 軌旁指示牌飛脫扭曲

廢物轉運站風後迫爆 環署捱轟

中國最正分析師 飯局陪酒舔奶 (圖)

范冰冰人間蒸發3個月 CNN追蹤:荒謬又恐怖 (圖)

防影響力滲透 美令中國兩大官媒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圖)

女子被搶劫姦殺 多名嫌犯被批捕最小僅14歲

醉酒女子入住酒店 竟遭服務生兩次性侵

「反殺案」於海明家人的新煩惱:來捐款幫忙的太多了

高鐵常溫鏈盒飯將停止使用

河南重拳打擊惡名幾十年的羅山籍「飛天大盜」92人落網

奧運冠軍孫楊入讀上海體育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 (圖)

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宛如「茉莉花」盛開閩江畔 (圖)

首頁 > 中國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