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01,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中國古生物學家領銜 在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

琥珀鳥化石。

琥珀鳥化石。

琥珀鳥復原圖。



(綜合報導)這是一隻來自一億年前的「鳥腿」,它在琥珀的包裹下躲過了時間對它的「腐蝕」,並被中國收藏家從緬甸帶回藏入了博物館之中。一億年之後,中國古生物學家邢立達領銜的中外團隊開始了對它的研究,2019年7月11日,研究團隊向外正式宣佈:人類首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古生物學家將標本定為新屬新種,屬名為琥珀鳥(Elektorornis),意為琥珀中的鳥類,種名為陳光琥珀鳥(Elektorornis chenguangi),以此向收藏化石的陳光先生致敬。
這只琥珀鳥究竟什麼樣子?它的生活習性如何?它的發現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傳奇?邢立達來重慶勘查歌樂山恐龍足跡的時候,接受了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專訪,揭開了這次發現背後的故事。
新鳥類的「中趾」比其它趾頭長出近一倍
打開手機,邢立達調出了這個包裹在琥珀裡的「鳥腿」,包裹它的琥珀非常小,長大約3.5厘米,重5.5克,產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
「這次發現琥珀鳥的琥珀化石產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地質學家對該礦區的火山灰測定後發現,這裡的琥珀形成於約9900萬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因此這裡被認為是人類能一窺真實白堊紀世界的唯一窗口。」
邢立達說,在2016年,他的團隊在胡岡谷地首次發現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鳥類和恐龍包裹體,引起國內外媒體的轟動,此後,團隊又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發現,如琥珀中首次蛇類記錄等。
雖然琥珀的體積很小,但顯微CT為這麼小的標本提供了詳細的、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這在傳統的古鳥化石中是難以實現的。
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邢立達團隊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這也讓古生物學者們,得以從一隻「鳥腿」窺見了這只古鳥類的全貌。
標本顯示,琥珀鳥的各個趾骨都很長,尤其是第三趾,約9.8毫米,是它最長的趾骨,「琥珀鳥第三趾顯著延長,這是在任何中生代鳥類中都沒有觀察到的現象。」第一趾和第二趾的長度非常接近,前者是後者長度的86%,第二趾的長度為第三趾的59%,這些比例組合不同於任何其他中生代鳥類乃至現生鳥類。
研究團隊抓住這個明顯與眾不同的特徵,將其和目前世界上所有記錄在案的鳥類進行了比對。比對結果顯示,這只「鳥腿」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最終讓研究團隊確認,琥珀裡包裹的「鳥腿」屬於一種全新的古鳥類。
琥珀鳥體型比麻雀還小用超長「中趾」釣蟲吃
這只琥珀鳥大小如何,擁有怎樣的習性?
對此,邢立達表示,琥珀鳥的體型嬌小,從保存的腿部長度約3厘米來推斷,其體長要比麻雀還小不少。
由於琥珀的特殊保存條件,琥珀鳥的軟組織也保存得非常好,學者在鏡下觀察到其角質鱗絲狀羽稀疏分佈於趾骨的背側表面,此外還有左翼尖的羽毛區域,包括了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暴露在琥珀的表面。
「此前古生物學家描述的胡岡谷地古鳥類都是幼鳥,琥珀鳥是當地首次發現的亞成或成年古鳥類個體」,鄒晶梅表示,「琥珀鳥的鑒定特徵是第III趾的顯著延長,這是在任何中生代鳥類中都沒有觀察到的現象,加上其大型的彎曲的爪子,相當長的第I趾,都強烈暗示著這是一種樹棲的適應特徵」。
邢立達說,在沒有現生的類似鳥類對比的情況下,琥珀鳥這種延長的第III趾的功能難以確定,增強的腳部抓取能力可能是對樹棲更好的適應,但如果結合可以用來感知的角質鱗絲狀羽來判斷,這還可能於捕食專業化有關。
「比如馬達加斯加指猴,其中指和無名指非常纖細,常用來敲擊樹木,定位蛀蟲,並將其摳取出來吞食。琥珀鳥的角質鱗絲狀羽在第III趾上最長且最健壯,可能起到增加長腳趾作為蛀蟲探測器,並採用類似指猴取食策略。」
邢立達說,這種特殊的小型古鳥類當時就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不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針葉樹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包裹它的琥珀就像時光膠囊一樣,將其獨特的足趾形態栩栩如生的展示給今日的人們,進一步闡明瞭白堊紀反鳥的輻射演化,揭示了鳥類曾經利用但後來拋棄的,一些可能的捕食策略。
所有的鳥類都是白堊紀時從恐龍演化而來
在如今不少媒體報道中,都提及雞是恐龍的「後代」,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邢立達說,「不僅僅是雞,準確來講,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鳥類,其實都是從恐龍演化而來的。」
鳥類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脊椎動物之一,大約有10500個種。在近1.5億年漫長的演化歷史中,共歷經了白堊紀和新生代兩次輻射演化,其中的白堊紀是鳥類演化的重要階段,記錄了鳥類如何從恐龍演化的過程。
從1861年開始,古生物學家們陸續發現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始祖鳥的化石,並已證明始祖鳥和食肉的獸腳類恐龍有著最近的親緣關係。
2014年,澳大利亞、英國和意大利等國的研究人員根據120種恐龍的1500多個解剖特徵,構建複雜數學模型分析了恐龍在進化過程中的體型變化。分析結果顯示,獸腳類恐龍當中的一支,它們的體型一代一代地縮小,在如此「瘦身」5000萬年後終於進化成了鳥類--2.1億年前其平均體重為163千克,當進化到始祖鳥時已經降至0.8千克。
同時,古生物學家在中國遼寧建昌發現了約1.6億年前的近鳥龍化石。近鳥龍長而粗壯的前肢上長著飛羽,排列方式類似鳥類飛羽,這說明翅膀的雛形在至少1.6億年前就在恐龍身上出現了。其他幾種獸腳類恐龍,像小盜龍和似尾羽龍,都有著類似羽毛翅膀的結構。
邢立達說,綜合這些化石證據,恐龍變成鳥類可能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一些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而轉移到樹上生存。這些樹棲的恐龍在樹木之間跳躍、降落,慢慢具備了滑翔能力,並最終能夠主動飛行。

相關話題新聞 >>

臉書幣Libra安全性受質疑 全球發行前景堪憂 (圖)

Libra取代美元夢破碎? 加密貨幣根本不是錢! (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後天出爐 有這5大難關要面對 (圖)

蔡上機解盤/天命、國運都對蔡英文不利  (圖)

搞神秘!國民黨總統初選勝券在握 韓國瑜連三天無公開行程 (圖)

國民黨15日公布總統初選民調結果 韓國瑜將親自出席

特朗普親手設下障礙 令美企對華為毫無還手之力 (圖)

華為董事長梁華:我們一定能活下來,美國應取消禁令 (圖)

馬杜洛政府偷賣黃金 (圖)

南韓啤酒稅之爭 (圖)

首頁 > 話題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