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9,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消費 話題

 

嬰幼兒顫抖家長免慌 未必是癲癇

家長多注意孩子的症狀,有助於醫師診斷。


(本報綜合報導)未滿月的小星有時在哭鬧或換尿布時,雙腳會快速抖動;11個月大的小晨生長發展都很正常,最近卻發現身體會顫抖,好像在打冷顫一樣,雖然時間只有短暫幾秒,而且顫抖前後意識都很清楚,讓家長十分擔心,不知道小孩會不會是癲癇發作。

癲癇症狀包括意識喪失、手腳抽動或僵直、眼睛上吊、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嘴唇發紫,但有些新生兒及嬰兒時期的癲癇表現,並不是這麼的典型或明顯,像是眼神偏移、咀嚼、點頭等等,這也常是家長最擔心的。

大腦尚未成熟的「怪」動作

事實上,嬰幼兒的大腦尚未成熟,因此在發育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良性的「怪」動作,這些動作可能會反覆出現,但不影響正常的神經發展,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
約3-4個月大 會逐漸消失

以小星的情況來說,屬於新生兒顫動,或稱「悸動」(jitteriness)。研究統計,大約44%的新生兒可能出現短暫性的全身性肢體抖動,約3-4個月大會逐漸消失,家長可以根據以下新生兒顫動的臨床特點,觀察並判斷與癲癇的不同。

嬰兒時期顫抖發作屬一種良性動作,像小晨的「顫抖發作」(shuddering attack)情況,通常好發在一歲以下的嬰兒時期,根據研究,發生率約為7%,屬於嬰幼兒的一種良性動作,大部分的小孩,在2-3歲前會獲得改善,並且症狀消失。

遇到孩子有不正常的抽動時,家長請不要驚慌,先冷靜觀察孩子的症狀,例如:有哪些動作?什麼時候會發生?發生的頻率?持續多久?是否有呆滯、意識喪失的情形?
家長可觀察或就診提供影像

就診時,可以提供孩子發作時的影像紀錄,對於臨床醫師的判斷很有幫助;此外,醫師也會透過問診、家族史和身體檢查,評估孩子是否有神經方面異常,良性的不自主動作可先密切觀察。

反之,若認為有癲癇的可能性,還是會安排進一步的腦波檢查加以確定。

相關健康新聞 >>

《新冠肺炎後遺症?》全球愛滋死亡人數 恐暴增50萬 (圖)

牛津教授:新冠病毒潛伏各國多年 非源自中國

美佛州再現食腦變形蟲 戲水時經鼻腔入腦 死亡率97% (圖)

全球首款自動消毒口罩問世 (圖)

成人過重 肥胖率43.9%創新高 (圖)

致胖誘惑 酸味、配料飲品熱量高

攔截大腸癌 建立自己的「主動防禦系統」

首頁 > 健康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