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8,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紐約華埠美味回歸:把餐館搬上人行道

在曼哈頓的唐人街,數十家餐廳可以利用一處公共戶外就餐區域。

在莫特街,由羅克韋爾集團設計的戶外就餐組建,包括遮陽篷和有機玻璃隔板。

吳文英(左)在勿街的楓林閣粉刷新的餐亭。

羅克韋爾集團推出了第一個公共座位,幫助餐館的戶外用餐規則。


(紐約五日電)這條街出現琥珀色的烤鴨皮,那條街有了一團團撈麵,經歷漫長蟄伏的紐約華埠上週逐漸醒過來。

在紐約城於3月1日出現首個確診病例之前,新冠肺炎已經對華埠造成了間接的傷害,對華人店鋪毫無根據的恐懼讓一些來客望而卻步。

與該市的其他華人社區一樣,曼哈頓的華埠也恢復緩慢。當紐約城開始允許餐館在人行道和停車道擺上餐桌,在運河街以北和墳場監獄以西的地方,遮陽傘和盆栽棕櫚樹開始紛紛冒出來的時候,華埠基本上還是空蕩蕩的狀態。

然後在週三,在勿街南頭的人行道上,建築公司羅克韋爾集團(Rockwell Group)設計的一系列公共用餐平台開放了,可以容納120人就餐。它們採用了鮮艷的原色,由當地藝術家和公立學校的學生繪製,是一處保持社交距離的美食廣場。

只要有空桌,你就可以坐下,享用面衝著這些新桌子的十幾家店鋪提供的美食。其中包括合記飯店(Hop Kee)與和合(Wo Hop)兩家餐館,它們是數代紐約客和遊客們第一次品嘗華埠美味的地方。

這個由羅克韋爾集團及其他捐贈者發起的非營利項目,立刻造成了連鎖反應。上週早些時候,楓林閣(Peking Duck House)的老闆看到施工情況後,開始在勿街為自己的餐廳建用餐平台,這家餐廳就在羅克韋爾集團用餐平台的北邊。這片街區的一些餐館本來就已經在馬路上建起了用餐區域;一旦紅黃藍的餐亭到位,它們就不再需要準備臨時性的街頭就餐傢具了,可以打折賣給當地其他的餐館,包括麒麟金閣(Golden Unicorn)和華園(Hwa Yuan Szechuan)。

在週二晚上,華園供應了自3月份以來非外賣的第一餐。沒錯,就餐者坐在東百老匯路邊的三張桌子旁,而不是這個三層餐廳新裝修的室內(紐約城仍禁止室內用餐)。不過,在現有條件下,華園把餐桌布置得盡可能得體,精緻的白色開胃菜瓷碟放在大瓷盤上,並給每個席位配備了兩雙漆筷,還有陶瓷筷架。

客人點的第一道菜還是一碗麻醬涼麵。當然,這是四川出生的廚師「唐矮子」在1967年創辦華園時就開始供應的一道菜。紐約城各地的餐館都跟著做,但不是沒放暗色的醋,就是沒有紅紅的辣油,那可是讓唐師傅的麵條好吃到爆的法寶。遲早,這道菜會以銅匾的形式出現在這棟樓,以示紀念。而現在,尊敬這碗面的最好方法就是吃掉它們。

作為比較,也可以嘗嘗涼拌豆腐絲,把冷的乾豆腐切成方形細絲,就像長條義麵,配上芹菜和芝麻油,至少在炎熱的天氣裡和麻醬麵一樣讓人神清氣爽。

有些人總是一副該穿著套裝的樣子,即使在海邊也是如此。華園就是這樣。它試圖將自己的優雅風格轉移到新的瀝青混凝土環境中,可能開創了北京烤鴨路邊攤的概念。一個服務員在人行道上擺了一張小桌子,一手拿切片刀,一手拿烤鴨,在LED街燈的光芒下片鴨子。「唐矮子」的兒子、現任主廚唐承烈在電話採訪中說,他一直拒絕在戶外用餐,並遊說市政府允許室內服務。

「中國餐館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有很多東西放在盤子裡上的,」他說。「有涼菜、湯、米飯,有很多東西,有很多醬汁,所以中餐館把這些東西都放在外面是不太容易的。」

華埠還面臨其他挑戰。遊客都走了,雖然市中心的一些法院恢復了陪審團工作,但許多辦公大樓都是空的。對於能同時容納數百人的宴會廳和點心店來說,在人行道上放幾張桌子並沒有什麼幫助,金豐和88 Palace這些店還沒有接受戶外用餐。

唐承烈堅持了一個月才肯讓步。「我們沒有選擇,」他說。「我們必須生存下去。」第二天晚上在勿街的晚宴就不那麼正式了。一個服務員遞給我一張從掛在前門的鐵環上撕下來的紙質菜單,然後指了指院子裡一處無人的座位——它們是由製造公司捐贈的——在一個塗成菊花黃色的三面膠合板圍欄裡,有機玻璃將相鄰的兩張桌子隔開。

蒸餃、豉油扇貝和豬肉炒飯都裝在塑料外賣盒裡。蓋子扣得緊緊的。刀具、單據和餐巾紙都用塑料密封。可以要求用一次性筷子。

直到坐下來,客人才意識到菜單上不是想吃的那家和合,而是新和合(Wo Hop Next Door)——由這個家族的另一個分支經營的年輕衍生店。走在和合的紅瓦磚過道上,總感覺像是走進了一部黑色電影。除了年代感十足的裝修,剩下的就是年代感十足的美食——世紀中期風味的炒麵。新和合完全沒有電影的感覺。

但絕對不是那種認為兩家和合的廚藝有什麼不同,值得爭論一下的人。而在外面,在眾多防火通道和雙語標識圍繞下,菜品的標記牌是不一樣的。與其說是時光倒流,不如說是有導遊帶領的本地歷史旅遊中的一站。

在戶外餐桌上,你可以先來到創立於1938年的合記餐廳,嘗嘗被光亮無害的醬料包裹的龍蝦;接下來是晟輝海鮮酒樓(Ping’s Seafood)的蟹肉炒飯和蔥絲蒸魚。再到上海21號(Shanghai 21,又名21 Shanghai House)來一碗美味的湯圓,這家店開張還不到十年。

你也可以用粉紅女士奶酪撻(Pinklady Cheese Tart)的甜點,把你的時光之旅帶回今年。簡·林(Jean Lim)是一位從馬來西亞搬到紐約的年輕店主,今年2月簽約租下了這家狹窄的麵包店。

她繼續推進自己的計劃,即使勿街幾乎沒有人購買她那些經過兩次烤制、裡面填充著鮮奶酪的酥脆外殼糕點。她會用抹茶和巧克力之類材料做一些原味或特殊口味的東西。一個手掌大小的奶酪撻售價2.75美元,只用一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吃下。

華埠歷代移民、美食和情感的豐富層次長久以來吸引著飢腸轆轆而又充滿好奇的遊客。傳統是這個社區的支柱,但也讓它變得脆弱。雖然那裡的餐館長期以來一直提供外賣服務,但許多餐館都沒有聽說過網上訂餐,至少在大流行迫使一些店主適應之前是這樣。

狹窄的人行道和被過多停車位佔用的街道,使得華埠的一些餐館很難利用新的戶外用餐規定。華埠商業改善區(Chinatown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的執行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說,當地企業的節儉精神幫助他們度過了困難時期,也讓他們不願把錢花在戶外座椅上,因為它們幾個月後可能就會變成垃圾。

他的組織把自己的帳篷、戶外燈、桌子、椅子和雨傘借給餐廳,還提供沙袋把它們壓住。他們用卡車運來6400磅肥沃的土壤,把餐廳用來作為交通路段和人行道座位之間緩衝的花盆箱填滿,然後把它們從不再需要的餐廳搬到需要的餐廳,比如麒麟金閣。勿街的新座位是羅克韋爾集團的第六個戶外餐廳裝置,也是第一個被幾家餐廳共用的裝置。

另一個公共餐飲群定於本月晚些時候開放。它將從積臣泰的37路和74街的交叉口輻射到皇后區疫情最集中的地區。和華埠的生意一樣,這些街區的尼泊爾、孟加拉國和印度餐館也遲遲沒有利用新的戶外餐飲規則。

用公司創始人羅克韋爾(David Rockwell)的話說,公司與市交通局合作,是在這五個區尋找「經營者缺乏足夠資源自救的地點」。「看著這座空蕩蕩的城市,只是把它當做硬件,真是太可怕了,」羅克韋爾說。「劇院裡如果沒有表演,這種藝術形式就不存在了。在某些方面,城市也是這樣。走在這座城市裡,你會看到那些巨大的傷口。然後你看到這些小塊區域裡,人們已經開始出來吃飯了。」

相關話題新聞 >>

立院影音 爆紅色資安危機 (圖)

上網賣作戰計劃 士官涉洩密遭逮 (圖)

新聞透視/不可輕忽「紅色資安危機」

牽線軍情人士赴中 台商淪共諜起訴

就近期中美關係系列問題 王毅發聲:中方不會讓這樣的陰謀得逞 (圖)

失控的韓國房屋新政 (圖)

韓國釋出國有土地 目標八年增13萬戶首都圈住房

韓國暴雨逾千人受災 政府擬列特別災區救災防疫 (圖)

乾隆的裹屍布拍出6550萬天價 憑什麼這麼貴? (圖)

首頁 > 話題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