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01,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旅外者用健保惹議 擬追回出國期間保費


(台北報導)長年旅居海外者回台用健保爭議頻傳,民眾觀感差。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天坦言正研議改革,未來不論停保後復保、退保後再加保,都打算追回出國期間保費,預計10月展開討論。

藝人黃安近年高調用健保,令不少民眾對於旅外民眾回台使用健保就醫相當反感。今年4月,一對旅居美國近30年的夫妻返台確診新冠肺炎,使用的醫療費用雖不是健保買單,卻也再次讓旅外民眾回台用健保爭議浮出檯面。

旅外民眾回台使用健保,大致可分為3種樣態,出國未滿6個月者,必須依規定繳交保費;出國6個月、未滿2年者,可辦理停保,停保期間無需繳交保費,回台後可立即復保,又稱「任意門條款」;出國滿2年者將被除籍,健保也會自動退保,未來必須等待6個月才可再次加保,退保後至加保前的保費也無需追回。

李伯璋今天上午出席衛福部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活動被媒體問到此事時坦言,對於旅外國人使用健保的問題,確實有改革的想法。

他以一般商業保險為例,一旦加保,沒有特定原因就不可停保,民眾也不能在疾病嚴重時才加入,病情穩定後就退出,但這正是健保的弊病所在,因此研議相關改革措施。

李伯璋說,未來不論停保後復保、退保後再次納保者,都可能追回出國期間的保費,健保署也發現很多旅居國外者,回台都以保費最低的第6類身分納保,但這些人在國外經濟狀況都很好,卻不用繳稅,也無從掌握實際所得,也引發不公爭議,因此預計10月、11月將展開相關討論。

陳時中:旅外者健保費擬納海外收入

許多旅居海外民眾長年不在台灣,生病選擇回台用健保,但因在台灣沒工作,保費大多比照無收入者,引發不公平疑慮。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未來旅外者健保費擬納海外收入。

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天受訪時坦言,不少旅居海外民眾長年不在台灣,一生病才想到要回台灣用健保,等病情穩定又退保,不僅造成財務負擔,民眾觀感也不佳,目前正研議健保改革,未來旅外民眾要回台使用健保,擬追回出國期間保費並調高保費。

陳時中今天出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授袍典禮前受訪時表示,很多長期旅居海外的民眾,由於多年來都在海外工作,收入可能極高,但因在台灣沒收入、沒納稅,適用的健保費用費率大多比照無收入者,未來考慮將海外工作者的收入也納入保費計算,確保公平性。

陳時中下午出席2020第9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前受訪時進一步表示,未來針對停保、復保者,都應依據海外所得加強徵收保費,才符合公平性,至於如何確認海外收入屬於技術問題,但這些改變都涉及修法,將持續研議並提到健保會討論。

相關台灣新聞 >>

國軍第一擊 定義「自衛反擊權」 (圖)

加州法官阻下架微信 (圖)

豬睪丸能進補? 陳佩琪臉書轟陳時中硬拗

林佳龍踹共了!加強勸離北車大廳聚餐 網友不埋單:應開罰禁止

北車大廳「野餐」引燃怒火 網友爆氣開嗆:林佳龍踹共! (圖)

陳時中蔣萬安黃珊珊同活動 否認有選戰煙硝味

中國台海挑釁 美國防部譴責

共機越中線 總統:這不就是武嚇嗎 (圖)

美軍奪島演習模擬攻擊「中國船艦」

固守台灣 遵循國際法規防衛 (圖)

面對敵軍飽和攻擊 我精準彈藥數量不足 (圖)

山貓焦黑10.3萬英畝土地 往北延燒

加州染疫死亡破1.5萬關卡 確診持續下滑

大法官金斯柏格繼任人 62%反對選前決定

提名大法官戰/拜登反對「濫權」 賀錦麗擬領軍對抗川普 (圖)

安妮斯頓頒艾美獎燒信封 蜘蛛女《十八禁》奪最年輕視后 (圖)

院長媽媽 陳文靜 乞食發大願 (圖)

綠喊撤國父遺照 藍轟去中華民國化 (圖)

江啟臣轟促轉會 新東廠進校園封檔案

2024首投族 國民黨恐輸24萬票

制衡民進黨 民眾黨擬挺藍搶立院召委

罷康站成立 拚月底破一階門檻 (圖)

惹到醋女 正妹遭糞桶淋頭 (圖)

幫房客查看漏水 孕婦遭刺十餘刀

下水道工人認遭霸凌 兩地砍同事1死1傷

登大雪山失聯30天 夫砸150萬尋妻

狠毒夫妻討債 押人狂揍、淋油虐燒

台中氣爆災戶 憂求償無門 (圖)

密醫粗魯清創遭檢舉 高雄一診所遭罰十萬

合歡山暗空公園 觀星平台啟用 (圖)

三代傳承 响仁和鼓藝打響國際

現代私塾循古禮拜師 金門古風小學堂開課了 (圖)

桃園鐵路地下化 20徵收戶抗議 (圖)

阿寶坑十年三大火 遭批地獄谷 (圖)

金門建馬山港 啟動實質規畫 (圖)

首頁 > 台灣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