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5,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加速重開 加州保留40%疫苗給弱勢地區


(編譯葉心嵐/綜合三日電)加州疫苗政策大轉彎,政府官員周三晚表示,現在將保留40%新冠肺炎疫苗配額,專門提供最弱勢地區的居民施打,在減緩病毒傳播的同時,加速重啟經濟。

《洛杉磯時報》報導,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政府官員表示,未來2周內將提供40萬劑疫苗給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民眾施打,希望這些縣能盡快脫離防疫限制最嚴格的門檻,加速加州經濟重啟。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加州拉丁裔與黑人社群的疫苗接種率,遠遠落在白人及亞裔族群之後。但這些低接種率的社區,正好是加州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許多居民在食品加工廠、超市等重要產業工作,在職場染疫後傳染給家人。

但這些政策讓加州疫苗供需失衡的狀況更嚴重,符合優先接種疫苗的人口愈來愈多,但疫苗供給仍然有限。

幾周後,加州官員會向各縣建議,有慢性疾病及障礙的民眾可以優先施打,人數可能多達數百萬。現在在大量疫苗保留給特定人的情況下,提供給其他族群的疫苗數量就跟著減少。官員將希望寄託在疫苗供給會在未來幾周大幅增加。

紐森周三下午在長堤記者會,預告將按疫情分級分配疫苗數量,但並未提到具體細節。

「我們希望疫苗接種率能與疫情分級結合,讓民眾更快擺脫分級制度」,他說。

加州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幾個縣,已經施打160萬劑疫苗,包括加州健康城市指數(California Healthy Places)得分最低的縣。加州健康城市指數衡量地區的社經機會,考量經濟、社會、教育、住房與交通等因素。

當這些縣的疫苗施打數量達到200萬劑時,加州就會放寬門檻,讓在分級制度紫區的縣擺脫最嚴格的防疫限制。疫情分級落在紫區的縣,禁止許多商家及公共場所室內營業或嚴格限制人數,包括餐廳、健身房、美術館、動物園及水族館。

南加的弱勢地區包括:南洛杉磯、東區、韓國城、中國城、康普頓、洛杉磯縣東南地區、聖佛南多谷東部、聖塔安娜及部分拉丁社區。

根據目前規定,要擺脫紫區的縣,每10萬人的每天確診數必須在7.0或以下。但當200萬劑疫苗施打達標後,脫離紫區、進入紅區的門檻就會放寬到10。

這項政策變更將加速許多南加縣的重開速度。根據新規定,洛杉磯縣、橙縣和聖伯納迪諾縣已經符合脫離紫區資格;河濱縣、范杜拉縣及聖地牙哥縣也接近放寬門檻。

相關台灣新聞 >>

拜登首份國安戰略指南 表態支持台灣

個人8萬、夫妻16萬不發 紓困資格限縮 (圖)

丁允恭妻怒揭:Y女曾索50萬 (圖)

Y女:別為製造話題 胡亂攻擊我

丁允恭妻嗆:2個人的感情事 爲什麼國家公權力要介入?

政院拍板!退休軍公教轉任私校教師 可同時領退休俸與薪資

立院開議/鄭麗文為協調不順怒辭書記長 費鴻泰:會給她溫暖

桌球CP婚變/福原愛被指外遇發聲了 「抱歉造成大家困擾」 (圖)

偕東京帥男開房間 福原愛婚變 (圖)

桌球CP婚變/江宏傑蠟燭三頭燒!屏科大研究所去年復學 拼碩士論文今年完成

福原愛江宏傑合體吸金2.6億 求償剉咧等 (圖)

美情報指「國會周四恐遭襲」 眾院取消議程 (圖)

古莫為性騷風波道歉 但強調不會辭職 (圖)

金沙集團棄守賭城!62.5億售出3大標誌性資產 (圖)

加州終於能安全重開? 專家:切忌掉以輕心

時代眼淚!迪化街貴婦布莊謝幕 (圖)

藻礁公投連署暴衝破40萬 三接若蓋不成!王美花:增500萬噸燃煤發電 走回頭路 (圖)

反萊豬、藻礁公投 蘇揆的生死門

閣揆保位戰 決戰828公投 (圖)

反制藻礁公投提對案 綠營待評估

洩露台灣水果技術給中國 綠委批國民黨「水果買辦」

彰化警吞7萬拾金 再爆偷查正妹車牌製「妹子通訊錄」

撞見學生吃禁果 兩惡男偷拍影片勒索

男劈腿將奉子成婚 女逼分手不成 下藥迷昏情敵

鋼筋未捆牢 高雄工地倒塌活埋5人 2人亡 (圖)

救難隊員幫友討債棄屍山區 判賠310萬 (圖)

狼師涉強逼男學生口交 被害者蒐證提告

完成教練遺願 長治國中足球隊捧金盃 (圖)

孝子柯權祐 獲選兒童少年好Young人物 (圖)

為愛來台 烏克蘭畫家辦個展 用彩筆記錄寶島風情 (圖)

熊貓五百外送員醞釀罷工 反改制砍薪  (圖)

打造智慧化醫院 中榮、廣達簽署合作備忘錄 (圖)

百年小學改造重生 屏東首座全人照顧園區4月啟用 (圖)

疑地震惹的禍 宜蘭龜山島「眼鏡洞」塌了  (圖)

首頁 > 台灣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