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01, 2023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美網女單奪冠拉杜卡努成進步象徵 專家:小心炒作過頭

英國18歲網球小將拉杜卡努美網奪冠後爆紅。


(倫敦十三日電)抱走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的英國18歲網球小將拉杜卡努近日在英國急速圈粉,有人稱她是英國多元文化最佳代言人。不過,專家提醒,「成功移民」的正向敘事或許討喜,卻也得小心炒作過頭,甚至成為個人不可承受之重。

因外型神似而被台灣球迷封為「英國楊丞琳」的拉杜卡努(Emma Raducanu)是近44年來首位奪得大滿貫賽冠軍的英國女子網球選手,也是繼2004年17歲的俄羅斯「漂亮寶貝」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封后以來,最年輕的大滿貫賽冠軍得主。

拉杜卡努出生於加拿大,父母分別來自羅馬尼亞、中國。她在兩歲時隨父母遷居倫敦。

多元族裔、文化背景讓拉杜卡努成為最新的英國「多元包容精神」代表,更何況她還是「文武雙全」的學霸。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昨天推文稱,拉杜卡努的事蹟是典型的「倫敦故事」;「在倫敦,我們擁抱並頌揚多元化」。

拉杜卡努顯然也對自己的多元出身十分有自覺,自稱受羅馬尼亞網球女將哈勒普(Simona Halep)及中國網球女將李娜影響甚深,兼顧父母雙方的族裔背景。

全英國上下近日對拉杜卡努一片道賀與讚賞,其中赫見知名反歐大將、民粹政治人物法拉吉(Nigel Farage)。

他很快遭「揭底」,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羅馬尼亞裔的犯罪率高到「令人眼眶泛淚」,還說若有一群羅馬尼亞男子當鄰居,任何住在倫敦的人應該都會感到不安。

此外,部分英國媒體以往不吝對尋求庇護的移民表達先入為主的敵意,如今卻幾乎一面倒讚揚拉杜卡努,也令人莞爾。

英國「衛報」報導,英格蘭體育局(Sport England)董事葛蘭特(Chris Grant)指出,拉杜卡努的勝利凸顯何謂真正的「英國性」(Britishness);在英國,像拉杜卡努這樣多元出身的人比比皆是,這點也值得英國人引以為傲。

不過,他也提到,外界應聚焦拉杜卡努個人本身,而非她象徵或不象徵的任何事物或概念。

葛蘭特指出,公眾從移民議題角度對拉杜卡努放大檢視與熱議顯然已無可避免,這是拉杜卡努就算百般不願意、也不得不接受的發展。

智庫「英國未來」(British Future)致力促進公眾討論移民與社會融合議題,其主任卡特瓦拉(Sunder Katwala)表示,拉杜卡努對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在,這在她的同輩當中並不特別,但她的成功無法回答更大的問題:英國在社會融合、機會平等、共享認同等方面是否做得夠好。

英國公益組織「平等信託」(Equality Trust)致力對抗社會與經濟不平等,其執行長維波斯卡(Wanda Wyporska)指出,在英國,肯定移民與難民「價值」的論述往往建立在移民或難民成功翻身並進而報答、貢獻社會的基礎上,而不是單純從個人生命價值角度出發。

葛蘭特提醒:「我們必須留意自己要他人承擔的是什麼。」

相關運動新聞 >>

輕取沙烏地 台灣男排今搶分組第一 (圖)

林昱珉越級打怪 要秀出身價

女籃聯合隊36分勝山東進決賽 (圖)

全運會女排大戰一觸即發

第6回當女雙球后 「台灣一姊」謝淑薇這麼說 (圖)

中國疫情限制重重 WTA年終賽移師墨西哥

喬帥不哭 找回風度恭喜稱王封后後輩 (圖)

小葛雷諾45轟擠下大谷獨居全壘打王 藍鳥勝光芒 (圖)

達比修有核爆挨4轟出現神巧合 巨人暌違5年再闖季後賽

睽違2個月 克蕭重返賽場小試身手 4.1局失1分送5K (圖)

王牌終於不悲情!馬林魚強投6.2局無安打完封國民

MLB季賽戰績賽程表(美西時間)

首頁 > 運動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