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9,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消費 話題

 

85歲爺爬樓梯喘吁吁 竟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本報綜合報導)85歲的王爺爺年輕時,就維持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養生的習慣,目前身體十分硬朗,登山旅行等戶外活動都能暢行無阻,但近半年來卻明顯感覺體力下降,連爬幾階樓梯都氣喘如牛而需要停下來休息。就醫檢查後,發現已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需要接受主動脈瓣置換才能根治。

新式TAVI置換術 傷口僅針孔大

經醫師解釋及分析後,王爺爺決定接受新式「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TAVI)」,術後王爺爺立即感覺體力下降的情況改善許多,住院5天後即返家。

心臟的主動脈瓣膜是掌控全身血液循環系統的大門,隨著每個心跳開啟關閉,如此經年累月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使得瓣膜產生鈣化和狹窄,進而將影響全身血液的輸出和循環。

當狹窄狀況輕微時,大多數患者並無明顯症狀,惟在爬樓梯、運動、高負荷工作時可能感到呼吸喘和體力下降,而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暈厥等不適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及猝死。

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65歲以上老人,盛行率可達2%,而唯一根本的治療方式是將主動脈瓣膜置換成新的主動脈瓣膜。

傳統的瓣膜置換手術必須開胸,即便是近年來的微創小傷口手術,同樣都需接上人工心肺裝置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完成瓣膜置換後,再使心臟恢復跳動。手術時間及風險都相當高,對老年患者來說來說,恢復期也相當辛苦。

隨著介入性心導管治療的發展,已可採取不需開胸、不需體外循環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TAVI)」,該項手術由心臟外科醫師於鼠蹊部動脈置入導管植入新的人工生物瓣膜,傷口僅有針孔大小,較不易感染,相較於傳統手術的術後併發症也較少,適合傳統手術風險相對較高或排斥手術的患者。

過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為全額自費手術,許多患者被動輒上百萬元的費用及不願意經歷手術的辛苦,只好被迫選擇與疾病共存,影響生活品質。

相關健康新聞 >>

《南非研究》Omicron再感染風險 比Delta、Beta高3倍 (圖)

Omicron多恐怖 一張圖看清楚! (圖)

《英國研究》7款疫苗當加強劑都有效 不必執著mRNA (圖)

骨盆腔反覆發炎 赫見8公分卵巢囊腫 (圖)

復發性鼻竇炎 4K式3D導航定位精準清病灶 (圖)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嬤右髖部痛到走不動

首頁 > 健康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