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02, 2023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消費 話題

 

美麻州研究Omicron超額死亡是Delta的3倍 醫:離流感化還有距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分享《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武肺研究,指出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情況,「一個高度接種的州,卻告訴我們Omicron的『超額死亡』是Delta的『三倍』」。示意圖。


(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狂燒,累計1343人染疫死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分享《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指出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情況,「一個高度接種的州,卻告訴我們Omicron的『超額死亡』是Delta的『三倍』」。他也在「現在病毒重症率低,能代表更少的風險...嗎?」一文中提及,「這疾病還離流感化有一段距離」,但不是要帶來恐慌,而是提醒接種完疫苗仍不要掉以輕心,並好好保護家中長輩。

姜冠宇在臉書粉專「姜冠宇醫師 Pro'spect」與個人網站發文分享《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報告指出,美國麻州690萬人,是武肺疫苗高度接種州,但「Omicron的 『超額死亡』是Delta的『三倍』。」他解釋,所謂超額死亡就是在特定時間內,實際死亡數大於預估死亡數。

研究設計
姜冠宇表示,麻州從2015年1月5日到2020年2月8日的全因死亡作背景,初估出接下來每一年52週「原預期死亡率和死亡數。」對應美國疫情期間(2020年2月9日至2022年2月20日)按年齡分層(0–17、18–49、50–64 和≥65歲)的每週人口和每週預期死亡人數,並從美國廢水監測偵測到的主流變異株,區分各變異株不同的流行期間,藉以比較其超額死亡的差異,包括Delta時期(2021年6月28日至2021年12月5日)、Delta-Omicron過渡(2021年12月6日至26日)及Omicron時期(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2月20日)。

姜冠宇說,共23週的Delta期間,發生了1975例全因超額死亡、在8週的Omicron期間,發生了2294例額外死亡。「超額死亡率的每週Omicron與Delta事件發生率比為3.34(95% CI,3.14–3.54)」。在研究期間的不同時間和整個期間,「所有成年年齡組都發生了統計上顯著的超額死亡率」。對於所有成人年齡組,與Delta時期相比,「Omicron 時期觀察到的超額死亡率與預期超額死亡率的比率有所增加」。

研究結果
姜冠宇提到,目前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高度接種疫苗和免疫能力越來越強的人群中,「高度傳染也可以迅速導致大量死亡」。在Omicron時期的前8週,麻州發生的全因超額死亡率比整個23週的 Delta 時期都多。儘管從數字上看,老年組的超額死亡人數更多,「但所有成年年齡組的死亡率都過高,在Omicron時期與Delta時期相比有所增加」,即以麻州的經驗, Omicron浪潮期間觀察到的全因超額死亡率增加,可能反映了更高的整體死亡(即適度降低的感染死亡率乘以高得多的感染率)。

姜冠宇提及,「這其實也暗示,這疾病還離流感化有一段距離」,但這不是要帶給大家恐慌,高度傳染力已造成社會經濟、行政大量負擔,「未來越來越類似流感的處理,勢在必行」;疫情高峰期間仍需保護自己,「接種完疫苗也不要掉以輕心」。

研究限制
姜冠宇說,「這一篇比較可惜的是,只有看到Omicron的初期,似乎沒有看到退燒時,是不是超額死亡會瞬間彌平?」此外,該篇研究討論註明,儘管馬薩諸塞州研究期間的死亡率報告已完成99%以上,但這項觀察性研究因使用初步數據而受限。且在早期的Omicron時期,少數死亡可能是由幾週前發生的Delta感染引起。



相關健康新聞 >>

抗生素對病毒無效 強求醫師開立恐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圖)

染疫影響長期健康? 中醫教2撇步:對癒後會有幫助 (圖)

染疫後就免疫了? 外媒:仍有機會染「變異的」 (圖)

輕症兒童恐轉中重症 醫:感染後2-6週仍須留意 (圖)

提升小孩免疫力! 營養師分享接種疫苗前後飲食秘訣 (圖)

不吃宵夜抗衰老? 美研究:12小時不進食小鼠壽命延長35% (圖)

首頁 > 健康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