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軍官:解放軍與96年時不可同日而語
|
1996年軍演區域(黑色)與當前軍演區域(紅色),藍色為所謂的「海峽中線」,棕色為12海里線。
|
|
(綜合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警告執意台台,對此,中方祭出多項嚴肅反制措施,解放軍同一時間宣佈「鎖台」軍演3天。 面對台海緊張局勢,不少美國專家和美媒聯想到了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 近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消費頻道(CNBC)採訪了多名現任和退役美國軍事官員。這些官員異口同聲地傳遞出一個信息:1995-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軍派遣航母穿過台灣海峽,中方曾一度對此「無能為力(nothing China could do about it)」;但現在,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1995年5月,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突然宣佈允許時任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到美進行所謂「非官方的、私人的訪問」。當年6月,李登輝赴美,並發表了名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政治性演說,宣揚所謂「台灣經驗」,叫嚷要「突破外交孤立」,強化台美關係。 李登輝「訪美」的一系列舉動觸發了台海危機,又稱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 1995年7月、1996年3月,解放軍進行兩次大規模導彈發射訓練,並同時開展多次軍事演習。 CNBC 8月5日提及,在1995-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美軍以「自越南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武力展示」作為對解放軍軍演的回應,派遣多艘軍艦,包括「獨立」號、「尼米茲」號兩艘航母駛往台海附近。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裡稱:「北京應該知道,西太平洋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就是美國。」 回顧過去,多名美國前任和現任官員向CNBC坦言,當時的解放軍「技術含量低、行動遲緩,無法與美國軍隊相比,海軍和空軍表現平平,不能冒險遠離中國海岸線」。 「他們(解放軍)意識到自己很脆弱,美國人可以直接在他們面前駕駛航空母艦,他們卻對此無能為力」,曾在布什、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擔任情報和國防官員的克羅尼格(Matthew Kroenig)說,那時的中國人被美軍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展示的高科技嚇了一跳,決定「學習美國的戰爭方式」,從此啟動全面的軍事現代化建設,以加強在台灣海峽的地位。 專門研究中國軍事和「印太」安全事務的前美國陸軍軍官馮德威(David Finkelstein)也注意到,中國在1995-1996年台海危機中吸取了很多教訓,包括:強化太空衛星資產,並致力於建設一支現代化的空軍和藍水海軍。二十多年過去了,過去「空軍幾乎飛不出海」的解放軍脫胎換骨,「進步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就美國的處境而言,這場遊戲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是一場更公平的遊戲:無論美國做什麼,中國都有選擇。」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富奈奧勒(Matthew Funaiole)告訴CNBC,中國軍隊現在的殺傷力和敏捷性要高得多,有能力阻止美軍「不受懲罰地」在台海附近部署軍艦、飛機以及在附近基地安全行動。 「現在,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美國軍事專家和現任或前任軍事官員幾乎都同意一點,中國軍隊已今非昔比。 例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去年曾將中國軍力的迅速提升稱為「戰略地震」。他說:「我們正在見證,我認為,我們正在見證世界所看到的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大的變化之一。」 美國退役四星上將、前北約盟軍最高指揮官斯塔夫裡迪斯(James Stavridis)則表示,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非常可怕,特別是在靠近本土水域,尤其鄰近台灣的地方」。 這些官員估計,現在的中國現在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包括殺傷性導彈、龐大的海軍和日益強大的空軍;同時認為,這種新的軍事力量正在改變美國和台灣當局的戰略考量,也「增加了衝突或誤判的潛在風險」。
這一次美軍沒有進行所謂武力展示
CNBC還注意到,白宮方面8月4日表示,「裡根」號航空母艦將在持續在台灣東部海域「監控情勢」。同日,美國軍方宣佈推遲「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的例行試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此舉是為了避免造成誤解、升級原本就緊張的台海局勢。 「現在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米歇爾∙佛洛諾伊(Michele Flournoy)向CNBC表示,「對美國的部隊而言,這是一個更具競爭性、也更危險的環境」。 這一次的演習行動和1996年相比,有哪些變化? 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此前告訴觀察者網,這次軍演相比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向前邁出了重要的幾步:第一,範圍比之前大,且明顯向東推,跨過所謂「海峽中線」;第二,演習位置更加靠近台灣本島;第三,多軍兵種及先進武器平台參與的全方位實戰化演習;第四,演習區域已經進入了台當局宣稱的所謂「領海」,直接否定台灣所謂「領海」、「領空」的有效性。
|
相關話題新聞 >> |
民主黨看好紐森 不挺拜登連任 (圖) |
挺川普再戰2024?華爾街日報:多數共和黨議員還在觀望 (圖) |
川普王者歸來?共和黨保守大會民調狂勝競爭者 (圖) |
北市三腳督 看好度陳時中略勝一籌 (圖) |
怪罪蔡英文執政6年未解決內湖交通 柯文哲嗆高公局「踹共」 (圖) |
遭爆2小時600元徵工讀生讚中 藍營告賄選 (圖) |
藍反對操弄兩岸緊張 綠:不能永遠活在中國同意下 |
蔣萬安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批北京荒謬 (圖) |
解放軍對台軍事行動10個突破 (圖) |
澤連斯基:俄若在佔領區公投 將失談判機會 (圖) |
傳北韓擬派10萬兵助俄 脫北者:強迫最底層人民參戰 |
《第二批》烏4艘運糧貨輪出港 一艘航向中國 (圖) |
俄軍再攻擊札波羅熱核電廠 烏要求國際嚴厲回應 (圖) |
俄前副總理擊敗烏克蘭對手 蟬聯西洋棋總會會長 |
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創始人為台灣問題讓CNN主持人多讀書 (圖) |
福建屏南古跡萬安橋失火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