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公佈了一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件的民事一審判決書。案件詳情為,2018年6月,陝西渭南,轉轉平台名為「依某」的女孩通過平台聯繫邵某,先後兩次購買銀環蛇。 7月,依某被銀環蛇咬傷,其母親齊某將她送至醫院治療,後經評估為腦死亡,依某被接回,在家中去世。 依某父母故起訴轉轉平台、銀環蛇賣方邵某、楊某、王某三人以及申通、百世兩家快遞公司,要求賠償150萬餘元等。 法院認為,根據「如無則不」的判斷標準,如果銀環蛇未交付給依某,則其不會遭受銀環蛇咬傷的損害結果。六被告與依某損害後果之間均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係等。 最終,裁判結果為:六被告共計賠償約33.69萬元,其中銀環蛇賣方三人賠償約25.27萬元,轉轉公司賠償約3.37萬元,兩家快遞公司賠償約5.05萬元。 提起女兒的不幸,母親說,小芳是長女,最近幾年熱衷於飼養小狗、小鳥、小兔等寵物,此前在當地的寵物店買過寵物帶回家養,今年又開始從網上購買寵物。小芳曾想開寵物店,但父母考慮到女兒沒有經驗就拒絕了,小芳還擺過一周的地攤賣寵物。 「銀環蛇是什麼時候買的我們都不知道。7月9日下午6時53分,我在家中一樓接到娃的電話,說她被蛇咬了。」小芳母親說,自己急忙上到二樓女兒的房間,簡單問了情況急忙送醫。後來從女兒手機上得知是買來的銀環蛇,連夜尋找銀環蛇血清,但注射後情況沒有改善。擔心蛇威脅他人安全,丈夫又連夜在家中尋找,但沒找到。7月17日凌晨5時許,小芳出現高燒、心律忽快忽慢等症狀,隨後不幸身亡。 華州區林業局發佈的一條信息顯示,7月10日上午,區森林公安派出所與區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組成搜查隊,對傷者居住區周邊展開細緻搜查,於7月10日晚9時左右在菜市場垃圾中找到死亡的銀環蛇。7月11日查明銀環蛇是從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購買的,並將此通報給當地森林公安部門請求查處。 事發後,親友查看小芳手機發現,銀環蛇是通過一款手機App從一王姓男子處買的,對方在該平台並未實名認證。小芳母親說:「我也看了女兒和賣家的聊天記錄,對方說過銀環蛇有毒,且毒性很大,接觸時要戴手套。」 「7月10日,我侄女還用女兒手機上購物平台的聊天工具,和賣家聊過。對方還說『不會還要銀環蛇吧』。」她說,親友後來又以買家名義與對方聊天,對方稱有銀環蛇,可以發快遞。加了對方微信後,對方還發朋友圈說「一個買我銀環蛇謊稱回家泡酒的妹子把銀環蛇當寵物玩,結果被咬,現在生命垂危,希望沒有飼養毒蛇經驗的朋友不要找我拿毒蛇……」 小芳母親認為,女兒購買銀環蛇被咬中毒身亡,自身應該承擔責任。但網購平台、賣家以及百世快遞也都有責任,「平台監管不到位,才出現了對方能賣、我女兒能買,如果這條有毒的銀環蛇不讓在平台上賣,就不會出現這種事。」她說,賣家明知銀環蛇是有劇毒的動物,就不應該銷售。 她還說,如果快遞公司能按照要求查驗,並按照規定停止寄送,這條銀環蛇也就不會到女兒手上。她認為,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有毒動物等物品的管理,禁止銷售和寄送,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 銀環蛇為陸地第四大毒蛇,其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