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3,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金正男遇刺 中朝關係大逆轉?

金正男2007年2月11日在北京機場的檔案照。



(倫敦十九日電)金正男遇刺幾天後,中國和朝鮮關係似乎再度進入緊張階段。請看BBC駐北京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的分析。

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中國是朝鮮政權的主要靠山,因此應該做出更多努力來解決朝鮮問題。但是,中國對朝鮮究竟有多大影響力呢?

中朝兩國在歷史上曾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而結成"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

但是,這兩個傳統盟友近年來關係不睦。北京現在經常公開指責平壤違反聯合國決議,發展核武器和導彈技術。

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的同父異母長兄金正男在馬來西亞被刺殺,被認為可能會在中朝兩國間造成新的矛盾。

有些評論家認為,金正男受到中方暗中支持,朝鮮如果刺殺他,就是給了中國一個響亮的耳光。

但是,金正男之死真的會使中國放棄支持朝鮮嗎?

中國保護?

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金正男是在離開馬來西亞回澳門途中,在吉隆坡機場被女性刺客毒殺的。

在過去的十年間,金正男一般都住在澳門,似乎處在中國政府的保護之下。

儘管他是朝鮮前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長子,但他多次對媒體強調,他對朝鮮政治沒有興趣。

而且從他的形象來看,他似乎確實沒有從政的打算。每次外媒記者在澳門找到他時,他都十分邋遢,襯衫的上面三顆紐扣都解開了,鬍子好像三天沒刮。

有人猜測,金正男可能在澳門掌管朝鮮的海外資金,以幫助朝鮮政府規避國際制裁。據說,北京和平壤之所以長期允許他在澳門自由生活,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但中國保護金正男還有一個原因:他是朝鮮高層內部的親中派,認為朝鮮應該像中國那樣搞改革開放。

備用領袖?

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想讓朝鮮採取和中國類似的經濟改革路線。

金正日生前訪華時,中國政府安排他參觀經濟繁榮的大連,希望他認識到,開放搞活就能改善經濟。

但是,金家王朝似乎並不買賬,反而對這種開放的前景感到恐懼。而金正男支持中國的開放模式,自然會在平壤引起疑慮。

儘管金正男看似對政治不感興趣,但在朝鮮當權者看來,他是中國準備的一個備用領袖,一旦朝鮮政權垮臺,就會把他扶植上位。

因此,金正恩很可能把金正男看作是一個威脅。如果金正男確實死於政治暗殺,多數朝鮮問題觀察家會認為,暗殺令必定來自朝鮮政權最高層。這當然會引起習近平政府的不滿。

有跡象表明,中朝關係已經有惡化的趨勢。

長期以來,外界一直批評中國違反聯合國制裁決議,對朝鮮出口煤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種情況似乎已經改變。

煤炭是朝鮮的主要出口產品,而朝鮮出口煤炭幾乎全部賣往中國。中國如果真的不買朝鮮煤炭,將對朝鮮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2月13日,也就是朝鮮導彈試射之後的第二天,中國溫州口岸退回了一批價值1百萬美元的朝鮮無煙煤,原因是"汞含量超標"。中國一向被認為對違反聯合國制裁的朝鮮煤炭出口視而不見,但這次可能不會這樣了。

朝鮮本月12日試射導彈,次日金正男在吉隆坡遇刺。中國退回朝鮮煤炭。中國批評朝鮮試射。之後會發生什麼?

朝鮮的進出口貿易主要依賴中國。如果中國停止與朝鮮的貿易,那朝鮮經濟就幾乎完全封閉了。

那麼,既然朝鮮是一個造成區域不穩定的因素,北京為什麼還要一直支撐朝鮮政權?

答案是美國軍隊。

「大兵壓境」?

常有觀察家說,如果朝鮮政權崩潰,數以百萬計的朝鮮難民就將湧入中國境內。但即使這種情況發生,可能也只是暫時的問題。

中國真正擔心的是,朝鮮政權如果徹底崩潰,朝鮮半島就會走向統一,那麼在中國國境上就會出現一個駐有美國軍隊的陸地鄰國。

北京決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而朝鮮領導人深知北京的恐懼。

因此,不管朝鮮如何激怒北京,包括即使是繼續核武器試驗,中國政府最終除了忍耐,大概也沒有什麼其他選擇。

相關話題新聞 >>

執政滿月 川普造勢趴 向鐵粉「取暖」 (圖)

神祕親姊姊 梅蘭妮亞的精神支柱 (圖)

私下批川普 美國安會官員被拔官

民批「賀陳旦才該負責」 賀:從無保帥心態 (圖)

公路總局長 陳彥伯監理專業 嚴謹不冒進

觀光局長 周永暉出身基層「執行力佳」

逾半改進政策 至今未上路

事務官扛責 59亡魂真能瞑目?

中國暫停進口朝鮮煤炭 (圖)

金韓松仍在澳門受中國保護 (圖)

突然加強制裁 外媒評中國切斷朝鮮生命線

多倫多房價飆 恐現泡沫化危機 (圖)

法國大尺碼時尚興起 (圖)

首頁 > 話題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