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關係艱難時刻 中國人民這位老朋友站出來了
|
格林伯格先生今年已經97歲了。
|
吳心伯在對話會上發言。
|
|
(綜合報導)世紀疫情疊加地緣衝突,今天的世界很不太平,中美關係也陷入50年以來最低谷。當前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 今年7月,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史帶投資集團董事長、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莫裡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我們想重建美中關係》。 格林伯格在文中寫道,他和十幾名有中國經驗的美國高級商業和政策領袖成立了一個小組,期待與在中國有共同想法的人士坦誠交流,尋找改善中美關係的解決方案。 這一倡議得到了中方的高度重視與積極響應。11月8日至16日,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組織了一個高規格中方代表團赴美訪問,成員涵蓋政界、學界和商界。 中方代表團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率領,成員包括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原國務院僑辦主任、原中央外辦常務副主任裘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前副主任寧吉喆,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唐永勝,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於健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林振義,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寶申和萬向集團董事倪頻等。 代表團成員之一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介紹:這次代表團的主要行程是赴美參加兩場對話:一場是11月10日至11日,代表團與美國史帶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牽頭的美方團隊舉行了中美前政府官員和工商界人士對話;另一場是11月14日與美中跨太平洋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中美知名人士論壇第四次會議。 「在參加完以上兩場對話活動後,我14日下午就去了華盛頓。在華盛頓走訪了一些智庫,比如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等等,參加了喬治城大學主辦的學術會議,也和美國國務院主管對華事務的相關官員進行了交流。」 「中美前政府官員和工商界人士對話」是代表團的一大重要行程,吳心伯說:這次對話,雙方就中美關係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討論,聚焦如何推動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對話中雙方有交鋒,但更多的是非常務實且心平氣和的討論,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在當前中美關係的政治氛圍下,這次對話很難得,可以說對推動兩國關係的改善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體現出中美兩國友好的重要力量。 在此行中,吳心伯認為,美國看待中美關係發生了一個重要的範式變化。 疫情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戰,對華發動戰略競爭,那時美國處理中美關係的範式變化已經比較明顯,但當時仍然處於發展過程中。「這次去美國,我明顯感覺到,一個新的範式基本已經定型,包括對中國的判斷、對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判斷、對美國對華政策的看法等等。」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有兩種態度
吳心伯在美期間走訪了很多智庫,他認為,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現在在中美關係上有兩種態度: 一種觀點是中美對抗不可避免。持此觀點的專家熱衷於談論美國要加大對華遏制和打壓力度,要在經濟、科技、人文等各個方面盡可能跟中國「脫鉤」:一方面減少美國在供應鏈、產業鏈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另一方面減少中國從中美交流互動中獲得好處。除此之外,他們還鼓吹要為最壞的形勢,或者說為中美重大衝突做準備。 另一種觀點相對來說對中美關係持比較積極、建設性的態度。這些學者主張加強中美之間的溝通交流,推動一些具體領域的務實合作。雙方要管控分歧,盡可能地避免衝突發生。 現在,比較消極的觀點佔了上風,持積極態度的人相對來說是少數。這種觀點如今在美國不太受待見,能夠公開表態的人已經不多了。
吳心伯說:美國眼下可能最關心的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中國的經濟前景和經濟政策的走向,比如說中國經濟能不能保持比較強勁的增長勢頭,改革開放政策是否會繼續下去等等,因為這些關乎到美國在華商業利益的判斷。過去幾十年,中美關係一個重要動力或支柱就是兩國經貿關係。所以,美國關心中國的經濟增長和經濟政策的未來,實際上也是在考慮他們將來在對華經貿關係中還能否獲益,能夠獲得多大利益。 第二個是台灣問題。我覺得很多美國人對台灣問題有一種焦慮感,認為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衝突似乎不可避免,兩國已經在台灣問題上進入了一個衝突軌道。
美國整個對台政策在不斷倒退
吳心伯認為,美國人是知道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的。但另一方面,基於美國戰略利益考量,他們實際上不希望看到台灣和大陸實現統一,因為兩岸保持分裂狀態符合美國最佳利益。他們甚至相信,美國如果能夠保持對中國大陸的可靠威懾,並不斷強化軍事上、外交上、經濟上的威懾,就能夠嚇唬住中國大陸,阻止兩岸統一進程。 吳心伯說,美國整個對台政策在不斷倒退。 第一個倒退體現在「一個中國」政策。中美建交以後,美國向中國明確承諾他們在台灣問題上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現在美國越來越把台灣當作一個獨立的主權實體來看待,並不斷提升美台關係,實際上是倒退到了「一中一台」的政策。 第二個倒退體現在美台軍事關係方面。中美建交時,美國從台灣撤軍(把原來駐在台灣的軍隊撤回去)、廢約(廢除「美蔣共同防禦條約」),後來僅剩美國對台出售武器以及美台進行一些情報合作。但如今,美國正大力加強同台灣軍事政治聯繫,除了頻繁對台軍售和情報合作之外,還越來越多地幫台灣訓練軍隊,甚至在推進美台軍事合作,包括一定程度上的「一體化」。 第三個倒退體現在,美國正越來越積極地為介入台海衝突做準備。
改善中美關係 格林伯格成立小組
此行代表團11月10日至11日的「中美前政府官員和工商界人士對話」,美方團隊由美國史帶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牽頭。 格林伯格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當年朱鎔基在上海主政時,於1989年10月開創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當時就特別約請對會議成功舉辦勞苦功高的格林伯格先生擔任了第一屆會議的主席。 吳心伯透露:這個對話的倡議是由格林伯格先生首先提出的。今年7月,他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欄文章,提到他要組織一個小組來研究如何改善中美關係。 格林伯格先生今年已經97歲了。在這個時候,他站出來做這樣的事首先表明,他確實意識到中美關係很艱難,讓他很關注、很憂慮,所以他這麼大年紀一個老人要站出來。 另一方面,他本人同中國的交往和他對中美關係的重視有很大關係。搞好中美關係,對這位中國老朋友來說既是商業利益的需要,同時也是個人情感的傾向。上世紀90年代,當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面臨挫折時,格林伯格先生曾在華盛頓參眾兩院和多個行政部門之間積極奔走,發出強烈呼聲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格林伯格先生獲得「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格林伯格不僅在商業上取得成功,還是二戰老兵,這樣的背景使得他在美國商界、政界備受尊敬。他7月份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欄文章最後列出了小組的十幾個創始成員。 這次美方有十幾人參會,名單都是格林伯格親自定的。他希望繼續壯大這樣一支隊伍,讓更多有影響力政商界人士加入。 格林伯格先生提出這一倡議之後,得到了中方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美方有影響力的人物主動站出來推動中美對話、促進中美合作是和中方處理中美關係的基本方針(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相一致的。因此,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組織了高規格、具有較強代表性的代表團赴美參加對話。 在對話過程中,美方也對中方代表團的組成、規格,以及很強的對話能力印象深刻,並給出了積極評價。 吳心伯說:現在美國國內對華態度相當負面,美國皮尤研究中心5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80%的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在這種情況下,站出來說要搞好中美關係、不能與中國發生衝突,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可能會受到或明或暗的攻擊。 「這時候,像格林伯格先生這樣具有威望和影響力的人站出來了。這本身就是在傳遞一個信號,美國社會對中美關係還是有積極的聲音和力量。另外,也確實能起到推動作用,他能把關心和希望推動中美關係發展的力量組織起來,一起出謀劃策,包括與中方進行對話。同時,他也有政策渠道,把一些建議反饋給決策者。」 吳心伯說,在當下中美關係困難時期,像格林伯格先生這樣的人的作用非常獨特。首先他要有勇氣站出來,還要在中美關係上有遠見,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看法,還需要有影響力和渠道,至少要讓決策者瞭解他們的想法。 從時間上看,11月8日中方代表團到達美國那一天正好是美國中期選舉正式開始投票的日子,在這之前中共二十大閉幕,中美兩國國內的重要政治議程都告一段落。「這個時候,一些東西看得就比較清楚了,雙方談起來比較肯定,更有把握一些。正好,中美元首也確認要在11月14日舉行雙邊會晤。因此,這一時機的選擇,恰到好處。」吳心伯說。
未來美中關係走向
談到美國的中期選舉結果,吳心伯說:美國這次中期選舉共和黨小勝,民主黨丟掉了眾議院,小敗。但在某種意義上也被解讀成,這次是民主黨的一種勝利,因為在拜登執政政績不佳的情況下,沒有大輸就是勝利。特朗普則是最大的輸家。 這也就意味著今後一段時間,拜登不會受到國內政治過分牽制。如果他希望穩定或者改善中美關係,他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拜登的外交議程有不少需要與中方合作,所以在2024年大選之前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他可以穩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美關係。 另一方面,共和黨拿下了眾議院,而共和黨現在已經是美國在中國問題上最強硬最極端的政黨,他們又將打「中國牌」作為增加政治資本的主要戰略。因此,明年1月份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開始運行之後,可能會在中美關係上做很多文章,包括舉行各種聽證會來營造輿論、向拜登政府施壓等等。共和黨也可能會直接採取一些行動,比如通過一些涉華法案,甚至包括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訪台等。他們會對中美關係發揮非常消極負面的作用,而共和黨這些舉動在很大程度上又會給拜登政府帶來壓力,制約他改善對華關係的舉措,對接下來中美關係發展很不利。
|
相關話題新聞 >> |
不畏通膨 感恩節網購消費達53億元創新高 (圖) |
零售商使出渾身解數 黑五消費力度大 (圖) |
蘋果高階手機沒貨可賣 估黑五iPhone 14系列銷量降20% (圖) |
零售商力求 黑五低折扣換高銷售 (圖) |
「最美里長」陳紫渝真的當選了!鄉民暴動:以後天天去里長家泡茶 |
轉戰成功!立委許淑華當選南投縣長 |
順利連任縣長 徐榛蔚:感謝花蓮人的善良與智慧 |
台東縣長選舉饒慶鈴連任成功 守住「藍大於綠」基本盤 |
新竹縣楊文科14萬票一路領先宣布當選 無懸念!招商、減債、賺錢三冠王成功連任 |
自行宣布當選議員 黃瀞瑩「繼續當大家的學姐」 |
施政成果顯著 嘉義縣長翁章梁連任成功 |
鍾東錦當選苗栗縣長 |
高虹安重重爭議中突圍 當選全台最年輕市長 (圖) |
彰化縣長選舉 王惠美自行宣布當選 |
自行宣布敗選 沈慧虹大氣喊「讓新竹持續光榮」 |
基隆綠地變藍天!國民黨謝國樑「下跪謝天」哽咽宣布當選基隆市長 (圖) |
蘭縣長開票|林姿妙大勝江聰淵近2萬票 溪南競總自行宣布當選 |
徐巧芯最高票當選!票數超過4年前 嗨喊「巧芯巧芯得第一」 |
王世堅衝出第一高票!本尊謝票「您要的正義我做得到」 鄉民嗨翻:側翼再X我大堅哥啊! |
首度與俄兵媽媽會面 普亭:感同身受 不後悔開戰 (圖) |
澤倫斯基籲歐團結抗俄 北約秘書長承諾力挺 |
梅克爾:在俄烏戰爭爆發前 已去失對普亭影響力 |
英外相訪基輔 允300萬英鎊協助重建 (圖) |
烏國安官員證實 擊殺在克島助俄伊朗人 |
國足原主教練李鐵被查 (圖) |
原籃球國手劉玉棟當選福建籃協會長 (圖) |
谷愛凌受邀出席巴黎名媛舞會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