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誓言繼續向台灣提供支持 並敦促與北京進行核談判
|
2019年北京閱兵式上展示的中國洲際彈道導彈。
|
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闡述了拜登總統的想法——如何應對「我們的後冷戰核基礎出現重大裂縫」的世界。
|
美防長奧斯汀和中國李尚福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
|
美國海軍一艘導彈驅逐艦在4月例行過境台灣海峽。
|
|
(綜合報導)上週末,美國在兩個方面向北京施壓,一方面警告短期內發生軍事意外的風險,另一方面警告即將出現的核武器競爭危險,這導致中方一名將軍強烈指責華盛頓煽動對抗。
《紐約時報》報導,在拜登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上週五發表的講話,以及國防部長奧斯汀上週六在新加坡發表的講話中,拜登政府試圖吸引中國就不斷上升的軍事危險進行談判。
奧斯汀還表示,美國將繼續在中國附近的國際海域和空域出動軍艦和飛機,儘管最近與中國軍隊險些發生衝撞。美國還將繼續向台灣提供支持。「我們不會被海上或國際空域的危險行動嚇住,」奧斯汀在新加坡舉行的年度會議香格里拉對話上對軍事官員和專家們說。
蘇利文在華盛頓發表講話時闡述了拜登的想法——如何應對一個「我們的後冷戰核基礎出現重大裂縫」的世界。俄羅斯對戰術核武器的威脅越來越頻繁,儘管通常含糊不清,而中國正在擴充自己的核武庫。蘇利文表示,美國正在對自己的核武器進行現代化改造,但它不會陷入一場要製造比俄羅斯和中國加起來還要多的核彈頭的競賽。蘇利文說,「我們還準備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中國接觸——以便確保競爭得到管理,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
拜登手下兩名級別最高的官員集中討論與中國軍事對抗的危險,說明了這種地緣政治分歧的嚴重程度,儘管華盛頓和北京正在重啟貿易和外交問題的討論。
紐約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在接受電話採訪時稱,中國最近的經濟困境是促使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今年採取更溫和外交姿態的一個因素。夏偉不認為他對雙方關係敵對性的基本假設已經改變了。
出席新加坡會議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在奧斯汀發表講話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奧斯丁的講話提出質疑,突顯了這種緊張關係。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景建峰對記者表示,美國對台軍售和其他支持相當於鼓勵台灣獨立。景建峰說,「美方一邊呼籲要溝通交流,一邊在損害中方利益關切,」。
中美就蘇利文和奧斯汀提出的問題達成任何協議——哪怕深入討論這些問題的前景似乎都很遙遠。中國認為自己是弱勢的一方,並且似乎認為詳細的協議,無論是軍備控制還是規範其海岸附近的軍事衝突,都只會幫助美國保持其主導地位。換句話說,不透明可能對中國有利。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北京對台灣得到的支持增加尤其感到憤怒,並將停止對話視為警告美國的一種方式。她說,「中國人——長期以來都是這樣——對降低風險的措施確實不感興趣,」,「因為他們認為,通過保持一定程度的風險,我們會更加謹慎。」
在20年的歷史上,香格里拉對話已成為華盛頓和北京軍事官員進行言辭交鋒的場所,但也舉行了旨在緩和緊張局勢的雙邊討論。不過,今年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上將拒絕與奧斯汀會面。在週五的論壇開幕晚宴上,兩人短暫握手。奧斯丁在演講中說,「晚餐時親切的握手不能代替實質性的接觸。」
他還譴責中國在國際空域進行危險的軍事演習。據美國印太司令部稱,5月底,一架中國殲-16噴氣式戰鬥機在南海上空危險地接近美國空軍的一架RC-135偵察機。北京在一些問題上回到了談判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最近訪美,蘇利文上個月與一名中國高級外交官舉行了會談。但中美之間在安全問題上積累的敵意更難克服。
李尚福於今年3月出任國防部長,2018年,中國購買俄羅斯戰鬥機和地對空導彈系統,他因此受到華盛頓的制裁。中國表示,這一處罰是他拒絕會見奧斯汀的原因。五角大廈官員表示,這不應該妨礙談判,而且由於中國軍方不願溝通,避免或化解潛在危機變得更加困難。
參加新加坡論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趙小卓表示,華盛頓呼籲在軍用飛機和船隻相遇時設置「護欄」,這可以作為美國監視中國合法化的藉口。「危機管理是一件好事,」他用英語接受採訪時說。但他說,美國軍艦和飛機經常在中國海岸附近進行監視。「根據我的理解,美方偏愛的護欄是使美國對中國的挑釁行為合法化。」
拜登政府試圖將中國拉入軍備控制談判的努力似乎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中國官員拒絕討論限制其核武器擴張的協議。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一項年度調查,中國擁有大約410枚核彈頭。五角大廈估計,如果保持目前的速度,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000枚,到2035年左右將增加到1500枚。如果北京擁有的核彈頭接近這個數字,華盛頓最大的兩個核對手將擁有接近3000枚核彈頭的聯合力量。
中國赴新加坡代表團的趙小卓大校表示,美國對中國核武庫的預測「毫無根據」。「中國核彈頭的數量,或者說中國核武器的質量,與美國和俄羅斯相差甚遠,」他說,但拒絕透露自己的估數。
研究機構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戰略、技術和軍備控制主管阿爾伯克表示,即使中國拒絕簽署任何限制其核彈頭總數的條約,關於透明度和建立互信的協議,可能有助於限制其增加核彈頭的風險。
|
相關中國新聞 >> |
馬朝旭晤美助卿康達等 (圖) |
美中兩軍中國周邊兩次危險相遇 白宮:中國軍隊「咄咄逼人」 (圖) |
王滬寧會見新黨主席吳成典一行 (圖) |
沙利文:期待拜登能與中國領導人會晤 (圖) |
同法總統外事顧問通話 王毅:讚賞馬克龍近期表態 |
宏都拉斯總統預計本周訪中 建交後首次 (圖) |
中俄兩軍實施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圖) |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對接 (圖) |
中國在關鍵軍事技術建立了明顯優勢 (圖) |
印尼海上聯演拉帷幕 中美都派軍艦參加 (圖) |
小冰公司首批數位網紅克隆人 上線 |
網約車供過於求 陸監管趨嚴 (圖) |
雙利空夾擊 寧德時代股重挫 (圖) |
律政司入稟高院 申請禁播「願榮光歸香港」 |
《港驚傳人倫慘案》印裔婦悶死三幼女 (圖) |
冒名取消器捐登記 4男被捕 |
財爺鬆口樓市減辣 或再放寬首置按揭成數 (圖) |
中美爭奪亞洲主導權 風險加劇 (圖) |
洩憤 婆婆將農藥倒進兒子家水井 |
珠峰攀登者放棄登頂花1萬美元救起瀕死女子 獲救者不願付全額救援費 (圖) |
「119嗎?我是110 這邊來了條大蟒蛇 不敢抓…」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