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7,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美中兩軍中國周邊兩次危險相遇 白宮:中國軍隊「咄咄逼人」

美國海軍發佈的視頻截圖顯示一艘中國軍艦在台灣海峽從美國「鍾雲」號驅逐艦前方越過。



(綜合報導)白宮週一(6月5日)表示,美國和中國軍隊最近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的危險相遇反映出北京軍隊日益咄咄逼人,並且增加了可能導致傷亡的誤判風險。
在華盛頓發出這一措辭嚴厲的警告之前,美國海軍週日發佈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一艘中國軍艦在台灣海峽的敏感水道上從美國一艘驅逐艦前方越過,美軍稱之為「不安全互動」。
近日,美中兩國都指責對方導致了兩國國防部長會談未能舉行,這增加了未來發生對抗的可能性。兩國在貿易、台灣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方方面面都存在分歧。
5月26日,在南中國海上空的國際領空,一架中國噴氣式戰鬥機在一架美國軍用飛機附近進行了美國所說的「沒有必要的咄咄逼人」行動。而中國方面則稱當時美國軍機正靠近中國航母山東艦的訓練海域。
白宮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對記者說:「可悲的是,這只是我們正在應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益咄咄逼人行為的一部分,我們準備好了要處理這個問題。」
「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受傷,」科比說。 「判斷失誤或犯下錯誤是很容易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北京表示:「中國軍隊採取的行動,是應對有關國家挑釁的必要舉措,完全合理合法、安全專業。」
科比表示,美國將繼續捍衛空中飛行和海上航行的自由。
科比說:「我當然希望聽到北京證明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當的。空中和海上攔截一直在發生。我們也這樣做了。不同之處在於......當我們覺得我們需要這樣做時,會以專業方式進行。」
他說,如果中國想發出美國在該地區不受歡迎或希望美國飛機和艦船停止支持國際法的飛行和航行的訊息,那是不會成功的。
科比說:「那不會發生。」

美國尋求「可預測的關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韋丹特·帕特爾(Vedant Patel)表示,儘管緊張局勢加劇,喬·拜登總統的政府「希望繼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持可預測的關係」。
帕特爾告訴記者:「拜登總統已經明確表示,我們不尋求任何形式的新冷戰,我們的競爭絕不能演變成衝突。」

美國軍方表示,美國驅逐艦「鍾雲號」(Chung-Hoon)和加拿大護衛艦「蒙特利爾號」(Montreal)週六在台灣海峽進行「例行」航行時,中國軍艦在美國軍艦前面切入,距離不到150碼(137米)。
在美國海軍發佈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中國軍艦在平靜的水域中駛過「鍾雲號」的航道。「鍾雲號」沒有改變航向。
汪文斌在週一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事實真相是,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
一些獨立分析人士表示,最近的這些事件表明,中國在應對北京所認為的美國及其盟國軍隊的侵犯行為時,策略變得更為咄咄逼人。至少在過去一年裡,美國官員一直表示中國軍隊採取了更具對抗性的姿態。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高級國防分析師德裡克·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說:「中國只是在增加誤判的可能性--也就是艦船或飛機意外相撞--然後可能演變成武裝衝突。」
2001年,一架美國偵察機在與一架中國戰鬥機相撞後緊急迫降在中國海南島,中國飛行員喪生。

相關中國新聞 >>

馬朝旭晤美助卿康達等 (圖)

王滬寧會見新黨主席吳成典一行 (圖)

沙利文:期待拜登能與中國領導人會晤 (圖)

同法總統外事顧問通話 王毅:讚賞馬克龍近期表態

宏都拉斯總統預計本周訪中 建交後首次 (圖)

中俄兩軍實施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圖)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對接 (圖)

中國在關鍵軍事技術建立了明顯優勢 (圖)

印尼海上聯演拉帷幕 中美都派軍艦參加 (圖)

小冰公司首批數位網紅克隆人 上線

網約車供過於求 陸監管趨嚴 (圖)

雙利空夾擊 寧德時代股重挫 (圖)

律政司入稟高院 申請禁播「願榮光歸香港」

《港驚傳人倫慘案》印裔婦悶死三幼女 (圖)

冒名取消器捐登記 4男被捕

財爺鬆口樓市減辣 或再放寬首置按揭成數 (圖)

中美爭奪亞洲主導權 風險加劇 (圖)

美國誓言繼續向台灣提供支持 並敦促與北京進行核談判 (圖)

洩憤 婆婆將農藥倒進兒子家水井

珠峰攀登者放棄登頂花1萬美元救起瀕死女子 獲救者不願付全額救援費 (圖)

「119嗎?我是110 這邊來了條大蟒蛇 不敢抓…」 (圖)

首頁 > 中國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