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毫無疑問,這是中美很重要的會晤。 根據中國外交部通稿,當地時間9月16至17日,在歐洲小國馬耳他,王毅和沙利文再次舉行會晤。 本輪會晤幾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尤其是王毅撂下的兩句重話。 沙利文是拜登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類似於當年基辛格的角色。中方與他最近幾次會晤,都是在歐洲。 王毅上次和他見面,是5月份,在奧地利維也納。去年6月,時任中央外辦主任的楊潔篪,在盧森堡和沙利文舉行了會晤。 不在中國,也不在美國,都選擇了歐洲。 這次是多輪會晤。去年,楊潔篪與沙利文去年的兩次會晤,都是一天。王毅5月份的維也納會晤,則是兩天。這次在馬耳他,也是兩天,而且很明確,這次是「多輪會晤」。 一次不夠,進行了多次。只能說,中美要談的,確實有很多。 這次是戰略溝通。以前就說是會晤,是溝通,但這一次,則強調「戰略溝通」。那談的,肯定都不是小事。這次,更不同尋常。
會晤氣氛怎麼樣?
中國外交部通稿,用了三個詞:坦誠、實質性、建設性。 坦誠,大家都不藏著掖著;實質性,不玩虛的,觸及問題本質;建設性,應該還是取得了某些進展。 每次會晤,台灣問題必談。 這次在馬耳他,當著沙利文的面,王毅撂下一句重話: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必須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 紅線,而且是不可逾越的紅線,還是第一條。意思再清楚不過,在台灣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餘地。 美國,必須信守承諾。 當著沙利文的面,王毅還撂下一句重話:中國的發展有著強大內生動力,遵循必然的歷史邏輯,是阻擋不了的,中國人民正當的發展權利不容剝奪。 什麼意思?一些人唱衰中國,完全唱錯了調。中國的發展,有著強大內生動力,不可阻擋。想遏制絞殺中國,肯定也不會成功。中國人民正當發展權利,不容剝奪,美國你別太過了。
達成了哪些共識?
雖然上面的一些話,有些火藥味,但會晤還是有成果的。雙方同意,繼續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保持雙方高層交往,舉行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海洋事務磋商、外交政策磋商。 此外,雙方探討了進一步支持和便利兩國人員往來措施等。 中美還是要交往的,簽證要更簡便一點,航班要更多一些,別再人為製造障礙了。 中美都是世界大國,這樣關鍵的會晤,也不可能只討論兩國關係。 中國外交部通稿,最後是這樣一句話:雙方還討論了亞太地區局勢、烏克蘭、朝鮮半島等國際和地區問題。 烏克蘭、朝鮮半島,現在是世界的熱點。除了這兩個問題外,雙方還討論了亞太地區局勢。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現在張口閉門是印太,其中的意圖,昭然若揭。但在中方看來,亞太,亞太,亞太!
美方:未來會有更多高層接觸
看美方的通報,就宣稱,這次馬耳他會晤,「是繼最近的高層接觸之後舉行的」。 此前的高層會晤,包括王毅和沙利文今年5月的維也納會晤,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氣候問題特使克裡、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訪華。 而且,美方也宣稱,雙方承諾維持這一戰略溝通渠道,並在未來幾個月內會就兩國關鍵領域進行更多高層接觸和磋商。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中美還會有更多會晤,包括王毅和沙利文之間。 不過,美國嫻熟的兩手策略,是左右開弓。 一手,就是對中國極盡打壓,:芯片封鎖,關稅制裁,對華為的絞殺,對中國的妖魔化,還有,在中國周邊,各種挑撥離間。 另一手,就是談,一個又一個美國大員訪問北京,美曰「加裝護欄」,有一些進展,但轉身回去,大棒依然揮舞。 當著中國領導人的面,拜登都曾明確承諾過,即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即「五不四無意」! 但結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