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4, 2023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健康 消費 話題

 

離職率不到5% 張忠謀:台灣優勢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右)發表專題演講。


(台北十八日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8日表示,台灣是晶片製造的領導者,台灣的優勢是人才,有非常敬業的工程師。他指出,台積電每年員工離職率4%至5%,反觀美國70、80年代離職率達15%至20%,「離職率超過10%,怎會有好成績」。

張忠謀今天應邀出席國際法官協會年會活動,演講「台灣晶圓製造競爭優勢」。他介紹了晶片的歷史和分工,並說明台灣優勢。

張忠謀表示,AT&T於1947年開發出電晶體,取代真空管,並於1952年將電晶體技術授權給IBM等公司,開始生產電晶體。

英特爾(Intel)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於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預測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每1.5年至2年會翻倍。

張忠謀說,摩爾定律維持了50年,電晶體隨著成本降低,應用也更加廣泛,晶片無所不在,從國防導彈到智慧手機和汽車都使用晶片;蘋果(Apple)先進的智慧手機中已有150個電晶體。

談到半導體的分工,張忠謀表示,整個晶片製程中,會先有工程師設計晶片,之後晶圓製造及封裝,以前所有流程都是在一家公司完成。他於1987年在台灣設立台積電,開創晶圓代工商業模式,不會和客戶蘋果、輝達(NVIDIA)競爭,讓晶片設計者得以專注於設計晶片。

張忠謀說,美國於50、60年代在晶圓製造有非常好的競爭優勢,不過目前情勢轉變,台灣在晶圓製造具有優勢。而台灣的優勢是人才,有非常敬業的工程師。

張忠謀表示,台灣的人才願意在晶圓廠的環境中工作,台積電每年離職率約4%至5%,美國70、80年代離職率達15%至20%。訓練作業員和工程師需要數年時間,而流動率超過10%,「怎會有好成績」。

此外,台灣交通方便,張忠謀指出,台灣在新竹、台中和台南有3個製造基地,彼此可以透過高鐵連結,1000至2000名工程師可以住在不同的城市,這樣的作法在美國可能行不通。

張忠謀說,全球25億人口的開發國家中,幾乎每個人都有使用晶片產品,晶片製造至關重要,而台灣目前是晶片製造的領導者,同時需要捍衛這樣的領導地位。

相關財經新聞 >>

搭Arm上市順風車 Instacart調高目標價區間

美耶誕買氣冷?零售業臨時工需求創2008年來最低

民眾手頭變緊 美消費支出有壓

貨幣市場吸金 帶動美股走高? (圖)

唐鳳:在AI時代需善用「非個資數據」 (圖)

TSIA年會10/27登場 微軟、台積電談AI (圖)

投審會通過台積電第二度增資美國廠45億美元 (圖)

文曄連拉第二根漲停 外資趁機倒貨

台積電、AI概念股疲弱 (圖)

減資後新股登板 天鈺直飆漲停

低軌衛星成長題材亮眼 華通、燿華逆勢上漲

美食-KY拚反彈 法人續偏空

新台幣兌美元貶5分 收31.978元

人口老化、高負債與通貨緊縮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困境挑戰大 (圖)

搶攻金九銀十 陸車市補貼措施喊衝 (圖)

胡潤研究報告 浙粵蘇閩成陸四大商幫

首頁 > 財經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