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01, 2023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協防台灣「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美兩黨議員陷分歧

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克·羅傑斯(左)與委員會首席民主黨成員亞當·史密斯(右)2023年4月28日在國會山一場針對2024年美國海軍預算的聽證會上交談。




(綜合報導)儘管美國國會兩黨議員普遍一致同意強化台灣防衛能力的重要性,並主張通過威懾手段來遏阻中國武力統一的企圖,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美國是否該公開承諾在兩岸爆發軍事衝突時出兵協防台灣的意見上出現分歧。
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9月19日一場關於美台防務合作的聽證會上,委員會主席、來自阿拉巴馬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克·羅傑斯(Mike Rogers)在表示,有鑒於北京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日益咄咄逼人,他擔心習近平正在為武力統一台灣做準備。
台灣防衛部門這個星期稍早表示,他們在9月17及18日兩天內偵查到超過150架次的中國軍機侵擾台海,其中截至18日上午6時的24小時內,台軍方共偵獲共機103架次侵擾台灣西南和東南防控識別區,創下其公佈數據以來的單日曆史新高。此外,台灣還監測到解放軍船艦9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
中國的軍事行動不僅引起國會兩黨成員關注,美國行政當局也一直密切關注。
「我們非常清楚中國正在對台灣進行軍事、外交和經濟各方面的施壓。中國領導人沒有放棄使用武力,而且他們日益利用解放軍為脅迫工具,支持他們的修正主義目標,在台灣海峽及週遭進行更多危險活動,」美國國防部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伊萊·拉特納(Ely Ratner)在聽證會上說。
眾院軍委會主席羅傑斯和首席民主黨議員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今年6月曾率領全團共九人的軍委會跨黨派成員代表團訪問台灣,並在停留期間與總統蔡英文見面。

共和黨眾議員:戰略模糊須重審

委員會兩黨領袖都同意北京對台灣採取的這些軍事行動構成了重大的威脅,但兩人在美國行政當局在回應這些挑戰上是否該釋放更加明確的信號持不同意見。
委員會主席羅傑斯眾議員說,「拜登總統沒有闡述一個前後一致的對台政策,或說明如果習近平入侵台灣,會發生什麼。但無論今天政策為何,使用軍事力量一直是並將繼續是我們對入侵行動最有效的威懾。」
「如果威懾無法遏阻中國的入侵行動,那結果對台灣和美國都會是災難性的,」羅傑斯說。
這位眾議院共和黨軍事領袖進一步提到,過去40年來,美台在軍事上的合作以及美國採取的「戰略模糊」策略維持了兩岸關係的和平,但他擔心,如今,這種模糊政策可能成功讓軍隊迅速現代化和領導人日益專制的中國對台灣發起侵略行動。
「我理解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檢視這一(戰略模糊)政策的論述,」羅傑斯說。

民主黨眾議員:莫踩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不過,眾院軍委會民主黨領袖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委員會首席民主黨成員、來自華盛頓州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在聽證會上認為,拜登行政當局一直以來在台灣政策上都有著清晰的立場。
「我認為(拜登行政當局的)政策一直都非常清楚。那就是『一個中國』政策,但重要的是,中國不能以武力來實現統一,」史密斯眾議員說,「我們這項政策現在主要的挑戰是,中國一直威脅他們要使用武力,因此我們有一個很清楚的政策要對此進行威懾。」。
史密斯還認為,美國有必要繼續維持「戰略模糊」政策,同時在台灣主權議題上必須謹慎,不能踩到中國的紅線。
「說『戰略模糊』政策不明確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那正是其關鍵所在,」史密斯說,「我們不希望明確地說,我們將為台灣跟中國開戰,那有些違反『一個中國』政策,我們從那政策取出的部分以及我們維持的部分是讓台灣能有足以遏阻被迫統一的權利,這就是戰略模糊的目的。」
「我認為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認知到促使中國採取武力行動最大的動機之一就是任何往明確、毫不模糊的朝台灣獨立方向移動的運動,」史密斯說,「我認為無論是右派、左派還是中間道路,所有政治光譜上的每個人都認知到,那就是中國所有紅線中的紅線。」
五角大樓的拉特納也重申了拜登行政當局繼續支持「戰略模糊」政策。「行政當局致力於維護我們長期的政策,戰略模糊是那項政策的一部分,也是幾十年來我們在台灣海峽兩岸維持威懾能力的一部分。我們認為,維持這一政策至關重要,」他說。
「改變那一政策可能將驅使北京展開軍事行動,哪怕是在他們還沒有準備好要這麼做的時候,」拉特納說。
史密斯眾議員強調,美國的政策一直很明確清楚,就是要避免亞洲爆發軍事衝突。他認為,美國要維持「戰略模糊」政策,並在台灣主權問題上避免觸及中國紅線,但是同時,確保台灣不會被中國武力強迫統一也很重要。

相關焦點新聞 >>

Fed利率維持不變 暗示年底前再次升息 (圖)

侯友宜舊金山僑宴 南非武官子來謝救命恩 (圖)

普京會王毅:抵制單極霸權和陣營對抗 (圖)

「與中國走太近未來可能喪失主權」?柬埔寨首相駁斥 (圖)

洪都拉斯外長:同中國建交是正義選擇

近20年來首次 敘利亞總統將訪華

鄧樸方、張海迪卸任 中國殘聯選出新屆領導機構

杭州亞運將揭幕 多國政要出席開幕式

美聯儲暫停加息 預計年內再加息一次

台積電歐洲設廠 捷克學者訪台:希望參與台廠歐洲佈局

馬紹爾總統聯大挺台灣:2758號決議詮釋錯誤應丟進歷史墳墓 (圖)

蕭美琴投書美媒:須迫切阻擋聯大2758決議遭曲解 (圖)

新冠病毒居家檢測啟動 9/25起可上網預訂 1家4組免費 (圖)

蔡總統:新墨西哥州將成台美綠能產業鏈合作典範

英國對台貿易特使訪台 9/25晉見蔡英文

澄清有美國會議員稱九二共識是過期牛奶 侯友宜:子虛烏有,都不是事實 (圖)

侯友宜矽谷開講:強調合作帶動產業轉型 (圖)

侯友宜接受彭博專訪:暢談中國、國防預算與半導體 (圖)

「南非武官之子」挺侯 26年前這1幕震撼人心! (圖)

首頁 > 焦點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