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8,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消費 話題

 

接收虐童資訊共情 當心替代性創傷

若因接收虐童、性侵或是地震等相關訊息,出現不安、害怕或失眠等類似創傷反應,小心可能是「替代性創傷」。


(本報綜合報導)小彤是1名協助家暴受害者的社工,常常要傾聽案主講述被家暴的經歷。具有助人熱忱及高度同理心的小彤認為,陪伴案主是自己的使命,所以她總是非常認真感受案主的情緒,有時候甚至會跟著案主一起哭。

前陣子新聞報導虐童案件,引起了小彤的關注,她每天都在關心案情的最新進展,對加害者充滿了憤怒,也對於自己無法幫助到每一位受害者而感到自責,只要一看到相關的資訊,她就會覺得全身緊繃、心跳加快,連續好幾天都睡不好、食慾不振,經常煩躁不安的樣子。

同事們發現到了小彤的異常,於是關心她發生了什麼事,才驚覺小彤可能是出現了「替代性創傷」,於是建議小彤可以嘗試在生活中安定好自己的狀態,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

雖無親身經歷創傷 卻出現害怕、不安

替代性創傷是指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創傷(如家暴、性侵、戰爭、災難等),但透過觀看相關畫面、接收相關訊息、陪伴受害者等途徑,對受害者產生強烈同理,進而出現類似創傷反應的表現,如做惡夢、失眠、不安、害怕等。

過去替代性創傷較常出現在助人工作者身上,如醫護人員、社工、心理師、救難人員等,但隨著網路媒體發達、資訊流通性大增,一般民眾也很容易可以接收到創傷事件相關訊息,一部分情緒涉入程度高的人也會出現相關反應,影響日常生活狀況。(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相關健康新聞 >>

骨盆肌運動治頻尿 比藥物更有效 (圖)

運動延壽 打網球效果最顯著 (圖)

護理師胃食道逆流 竟罹最凶險胃癌

防治兒童肥胖 飲食運動是關鍵 (圖)

首頁 > 健康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