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8,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美國員工 難適應台積電「賣肝文化」

台積電持續在海外擴廠,但台灣的「賣肝文化」似乎無法完美複製到美國。

台積電熊本廠於今年2月舉行開幕典禮。

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工廠。

外媒認為,晶圓製造最困難的不是技術,而是招聘員工和管理文化才是最大差別。


控訴地表最糟工作環境

(綜合二十四日電)台積電持續在海外擴廠,但台灣的「賣肝文化」似乎無法完美複製到國外,1位匿名的前台積電美國廠員工控訴,台積電是地球上最糟糕的職場環境,另1名不願具名的員工也透露自己的失望與徬徨,凸顯台積電在美困境。

美國非營利媒體《Rest of World》報導台積電在美國的困境,其中提到「TSMC was the worst possible place to work on Earth」(台積電是地球上最爛的工作場所)。

台積電美國廠不願具名的員工Bruce(化名)表示,他於2020年收到台積電招聘的訊息,當時他認為他找到了夢想中的工作,並在台灣花費超過1年的時間學習晶片製造過程,但因為語言障礙、長時間工作及嚴格的等級制度,令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Bruce指出,在台南受訓時,理論上每個美國員工都應該有1個台灣夥伴,但在Fab 18裡卻以台語、中文為日常溝通,而美國員工的搭檔夥伴卻因為太忙而無法擔任翻譯角色,許多實習生只能靠Google翻譯來度過。

但依靠Google翻譯所帶來的效果參差不齊,技術術語和圖像也很難破譯。1位美國工程師表示,由於員工不允許將工作材料上傳到Google,他嘗試通過將中文文字複製到手寫識別程序中來翻譯文檔。效果不是很好。

不只在台灣,就連在鳳凰城也出現語言障礙的局勢。Bruce表示,他的部門經理來自台灣,英語不好。因此經理不是直接與Bruce溝通,而是透過1位台灣同事傳達反饋或指示。

《Rest of World》在過去幾個月與超過20名美國廠員工面談,這些人分別來自台灣、美國,Bruce並非唯一一個對台積電美國廠感到失望的員工,不少受訪員工也同樣吐露擔憂與心境。

美國工程師抱怨公司僵化的等級制度,該制度不利生產力,而來自台灣的資深員工則形容美國同事缺乏奉獻與服從。

報導指出,台積電成功的關鍵在於軍事化的工作環境。工程師每天工作12小時,有時還包括週末。報導並引述台灣評論家的玩笑指出,台積電依靠具有「奴隸心態」的工程師和「賣肝」的工程師。

報導表示,台積電提倡勤奮、尊重權威及嚴格的工作倫理,是公司成功的關鍵。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表示,若1台設備在凌晨1點故障,在台灣也許1個小時後就能修好,但在美國要到隔天早上8點才會有人來修理。

張忠謀還補充,台灣維修技師就算半夜接到維修電話,通常都二話不說就到現場趕工,而身旁的太太也不會反對,直言「這就是台灣的工作文化」。

但幾位前美國員工向《Rest of World》表示,他們認為在有意義的任務下,並不反對加班,但常常加班後發現,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做。Bruce也表示,台灣員工已經習慣了超時工作,但美國人對每週的工作報告感到不耐煩,且無法理解台灣同事時常無故在辦公室加班。

Bruce直言,台灣同事「只是在做樣子。」更有美國員工形容台積電的文化為「面子工程」。

一些美國工程師開玩笑表示,加入台積電是進入英特爾(Intel)的墊腳石。1位曾在英特爾和台積電工作過的工程師表示,台灣同事也向他詢問過英特爾的職缺,他們希望到英特爾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美國是台積電最大市場 佔66.1%

過去台灣半導體產業產能高度集中於本土,主要因內有竹科、中科、南科等科學園區的完整聚落,更有上中下游供應鏈廠商的支持。

但疫情、晶片嚴重短缺、科技戰、地緣變化增加供應鏈風險考量,各國政府了解到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積極推出優惠措施,吸引各大半導體廠商進駐,推動台灣廠商分散產能,尤其台積電動向與全球布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綜觀台積電近期布局,除在國內建新晶圓廠、封測廠外,也積極在國外擴產,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地設廠,已興建、興建中與規劃中的廠房至少20座,打造國際級的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專家預估,未來十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市值將有10倍成長潛能。

美國先前積極「敦促」台積電到美國設廠,2020年5月,台積電宣布在亞利桑那州建廠,該案成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於2021年4月動工。

熊本廠提早完工 美國有壓力

2021年10月,台積電宣布在日本熊本興建晶圓廠,隔年4月開始動工,而現在,台積電又宣布將在熊本建造第2座晶圓廠,合併熊本一廠計算、兩座工廠的總投資額預估將超過200億美元。

目前,台積電正如火如荼興建亞利桑那州晶圓一、二廠,美國政府也證實,在美國承諾提供66億美元的資金補助,台積電將在當地設立第3座晶圓廠,且預計將導入2奈米先進製程。

只不過美國廠困難重重,原預定於2024年年底量產的美國廠,因工期延誤,加上與當地工會溝通不良,宣布量產時間推遲至2025年,反觀熊本廠,於今年2月舉行開幕典禮,只花了短短兩年時間。

只是一廠和二廠進度都已經延宕,台積電還要再砸大錢蓋3廠?專家分析指出,首先是地緣政治考量,看到日本熊本廠風光動工,美國勢必感到壓力得快馬加鞭,其次則是地震因素,畢竟台灣還是處於地震帶,即使這次7.2強震沒造成任何影響,但客戶可能還是希望在美國當地也能夠有廠房,相對應的先進製程的生產線,分散風險。

台積電要壓制競爭對手 只能擴大美國規模

只台積電,英特爾、三星大廠都奪得了美國晶片法案的補貼,專家認為,台積電得要壓制競爭對手,所以也順勢拉大了在美國的加碼投資。

對台積電來說,擴大海外廠或許是因應客戶需求與分散風險考量,不過也讓許多人擔心,說好的紮根台灣呢?國內部分,台積電在台灣新竹目前有6座廠、台中2座、台南3座、高雄1座,而世界矚目的先進封裝廠也在嘉義等地持續建置。

台灣經濟部強調,台灣是台積電最重要的基地,即使因應國外客戶需求,有全球布局規劃,在台灣的產能也會維持8成至9成。

目前最先進的2奈米廠,2025年也將在台灣大量商用投產2奈米製程;2023年7月台積電則在台灣成立全球唯一的研發中心,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佈局時,台灣作為生產關鍵重心的方向不變。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於啟用典禮中表示,研發中心開幕展現台積電根留台灣、持續推動半導體技術往前邁進的決心。

台灣吃苦耐勞工程師 外國難複製

台積電布局全球,只不過外媒表示,台灣成為「晶片超級巨星」之路並不容易複製,因為台灣的終極祕密武器:大批技術精湛且吃苦耐勞的工程師,難以在海外尋得。

先前外媒就有針對此去討論過,認為晶圓製造最困難的不是技術,而是招聘員工和管理文化才是最大差別,歐美工重視生活工作平衡、工會強勢,但日本和南韓等亞洲國家,習慣長時間工作和輪班,祭出高薪能吸引不少人才。

先前有媒體爆料,台積電美國廠曾發生過勞工將設備搬進電梯,恰好到下班時間,負責的勞工為準時下班,把設備丟在電梯內情況,不過台積電後來澄清,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

而在很多篇討論台積電成功的文章中,外媒最常點到的,也是「人才」。外媒指出,全世界每年生產超過一兆枚晶片,在這一兆枚晶片中,台灣出貨量超過一半,且幾乎都是所有最先進的晶片,不乏是因台灣有最先進的機器、設備、還有優秀的人才。

《BBC》形容,製造晶片是工程,但也不僅僅是工程,有些人比喻成烹飪,給兩位廚師相同食譜和材料,能力較強的廚師會做出更美味的菜。換句話說,台灣擁有一種秘制的醬汁配方。

所以總裁魏哲家也強調,台積電應客戶要求在世界各地建很多生產線,在台灣的投資並沒有因而停頓。以台積電2022年地區(依客戶總部所在地區計算)銷售金額來看,美國是最大市場,占66.1%,其次為中國、台灣(9.3%)。依接近客戶的角度來看,到美國設廠是合理的選擇,只不過相關產業分析師指出,坦白說台積電今天之所以這麼成功,很大一部分是靠台灣人的耐操、好用,所以美國廠是否能如台灣廠房這樣成功,還有待觀察。

而台積電這次宣布台積電在美擴大投資,獲得超微(AMD)、蘋果(Apple)及輝達(NVIDIA)等國際重量級科技大廠讚聲。AMD董事長蘇姿丰就指出,這個宣布,凸顯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和政府為確保在打造更具地域多樣性及彈性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所做出的堅定承諾。

相關話題新聞 >>

禁止逼員工簽競業條款 美FTC遭企業團體喊告 (圖)

廢死若成定局 綠憂衝擊2026選舉 (圖)

轟大法官適可而止 趙少康拋公投決定 (圖)

大法官卸任前 不應與新民意對抗 (圖)

一定要跟民意妥協?詹森林廢死立場鮮明 (圖)

死刑存廢 藍疑大法官心證已決

成本40元賣2000元一瓶!別再被「特供」酒忽悠了 (圖)

「特供」酒從哪裡來? (圖)

聖嬰現象加劇 極端高溫警報 (圖)

世界糧食計劃署:加薩恐6週內跨越3道饑荒門檻

缺乏監管 全球百大私人公司多未設氣候目標 (圖)

終結污染危機 全球塑膠公約倒數第2次談判加國登場

學生家長動手相毆,學校被追責絕非「吹毛求疵」 (圖)

上海地鐵9號線本週發生兩次故障,網友:有點頻繁了…… (圖)

最高檢:2023年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人數同比上升96.6% (圖)

男子偷好友4萬元現金,存入父親賬戶轉賬還債被刑拘 (圖)

首頁 > 話題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