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8,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台灣 中國 國際 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變相裁員 IBM 宣布終止遠距工作制度

IBM 曾經誇口公司內遠距工作的比例高達四成。



(綜合報導)藍色巨人 IBM 雖然是百年老店,但一直勇於順勢而為,成為職場文化的改革者,譬如打破女性職場天花板,彈性工作型態也讓女性經理人數為業界標竿,在雲端與協作環境成熟前,就鼓勵員工遠距工作,但是這幾年 IBM 又再次面臨轉型關頭,傳出紐約總部突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員工離開家裡回到辦公室,不然就離職。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IBM 營收已經連續 20 個季度下滑,股東對調升執行長 Ginni Rometty 薪酬感到不滿。IBM 遠距工作制度已經實施幾十年,這次突然宣布終止,IBM 說法是要加強合作與加速工作速度。IBM 全球有 38 萬名員工,受影響的部門估計會是 Watson、軟體開發、數位行銷、設計,這幾個部門員工有上萬人。
過去 IBM 為了要推廣自家產品,鼓勵遠距工作,以身作則,且雇用研究機構大讚遠距工作的好處,IBM 曾經誇口公司內遠距工作的比例高達 40%。IBM 也不是第一家把員工 call 回來的大型企業,2013 年 Yahoo 也做了同樣的決策,當時也是備受批評。
IBM 發言人沒有迴避問題,表示現在公司領導人對工作的要求有變,譬如公司現在在重建設計與數位行銷部門,要求他們對及時資訊與客戶回饋要做出快速反應,因此回到傳統辦公室環境工作比較能達成任務。同時強調大部分遠距工作的員工已選擇回到辦公室。
報導指出,由於大部分選擇遠距工作的員工住家離辦公室很遠,要回到辦公室工作不是當機立斷的事,IBM 給遠距工作的員工 30 天時間決定要回去還是離職,行銷部員工可以選擇搬到亞特蘭大、奧斯汀、波士頓、北卡的羅里、紐約或舊金山的辦公室,不然就離職。
不是每個員工都有辦法突然舉家遷移到幾百公里遠的辦公室工作,像是一名在 IBM 工作 15 年,有 12 年都在家工作的行銷經理表示,他家住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他一直認為自己是遠距工作的成功案例,儘管他的團隊分散在 3 個州,但透過 IBM Sametime 即時通訊語音和視訊聊天軟體,仍能保持很好的互動與工作效率。
但他也承認,選擇在家工作是有代價的,因為這使他沒辦法晉升,但這是他的選擇,且已經拒絕 IBM 這次的召回告知,決定自己在佛州成立行銷公司。
另外一名在印第安納州從事 IBM 行動軟體與服務行銷工作的員工表示,她的產品就是賣給無法在辦公室工作的業態,譬如零售業、財務規劃或醫生,選擇遠距工作已經 7 年,公司要她搬到紐約辦公室工作,雖然 IBM 會支付搬家費用以及根據城市生活水準調升薪資,但她要帶著一家 3 口搬到紐約,直言根本負擔不起。她已經找到新工作,為芝加哥軟體公司做產品行銷,辦公地點仍然在家。
研究遠距工作為企業提供策略的德州大學教授認為,其實 IBM 會讓員工遠距工作,不是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為了省錢、省辦公空間、省房地產租用支出。這次會決定召回員工,是發現根本省不了多少錢,還有另一說法是,這是裁員的高明手段,逼無法立即搬家的員工自動離職。


相關美國新聞 >>

加州人不願面對的事實 大地震即將發生 (圖)

710高速公路延長線工程撥款遭到全票否決 做不成了 (圖)

2017年精緻農業研習班報名

川普旅行禁令 上訴法院拒恢復

美媒走漏英爆炸案情資 川普要求司法部徹查

川普籲北約反恐 當面討軍費

北約峰會 川普粗魯插隊搶鏡頭 (圖)

握手大戰/馬克宏握緊緊 川普手發白想逃 (圖)

死刑犯的胡迪尼 美75歲男子7度逃死

川普反移民 擬鎖定MS-13黑幫祭旗

留學生父母飛來參加孩子畢業典禮 旅館被訂光 (圖)

南加掃蕩犯罪非法移民 大舉逮捕188人 (圖)

洛杉磯市人口增長速度排名全美第二

哈佛著名輟學生祖克柏終於畢業 網友激論 (圖)

3種人 領不到社安金 (圖)

不敢花 退休族過世留下財富

11種收入 國稅局不課稅

醫療成本提高/藍十字暨藍盾保險 明年歐記健保費漲22.9% (圖)

寫程式將是全民運動?專家打臉沒這麼容易 (圖)

Java 之父加入 Amazon 網路服務 (圖)

亞馬遜推出暢銷書排行榜 提供誠實意見 (圖)

蒙市「滿園春花獻母親」文藝晚會 (圖)

登山危險性高 尤其惡劣天氣不要冒險 (圖)

加州投資移民基金詐欺案起訴 3千萬資產沒收 (圖)

高檔仿製品以假亂真 吸引年輕族群 (圖)

首頁 > 美國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