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3,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焦點新聞 美國 台灣 中國 國際運動 娛樂 財經 健康 消費 話題

 

女性適合獨自旅行印度嗎?



(綜合報導)獨自前往印度旅行需要一些預防措施,並稍微犧牲少許的自由。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根據我的經驗,印度是女性獨自旅行最安全也最適合的國家之一,」定居在波特蘭的新聞工作者瑪哥特.畢格(Margot Bigg)這樣告訴我。我對她的說法感到驚訝;當我詢問瑪哥特有關印??度的旅行經驗時,我原以為她的回答會較為負面。對於獨自旅行的女性而言,印度一向讓人懷疑是個不安全的國家。初次造訪印度的遊客除了得應付混亂感、擁擠人潮、炎熱高溫、灰塵和噪音之外,獨自旅行的女性還必須考慮到人身安全。
「我的確一直保持警戒心,」瑪哥特補充道,「但身為女性的我也獲得一些特權。」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有女性專用車廂、售票櫃檯前有分開排的女性隊伍,而高速公路的餐廳裡也有家庭區。當然是為了因應某些問題才需要這麼做,但那是印度女性更需抗爭的事。
人們也傾向較為信任女性,會帶她們融入家庭和較大型的團體。瑪哥特描述她23歲第一次到印度旅行時的某段經歷。 「在從齋浦(Jaipur)開往亞日米爾(Ajmer)的火車上,我遇到一個三代女性組成的家庭,帶著嬰兒和不太會走的小孩。我們透過手勢和笑容建立姊妹般的關係。到最後,我戴上她們的手鐲、幫忙逗嬰兒,她們跟我分享的食物多到我吃不完。」
和瑪哥特一樣,我自己一個人旅行的經驗幾乎都很美好。我是印度人。但印度非常大,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和傳統,無法一概而論。我到處旅行超過十年了,仍只探索了我喧鬧而美麗的國家其中很小的一部份。我對印度許多地方的陌生程度,和外國遊客沒什麼兩樣。

獨旅印度 多重面貌

第一次在印度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我21歲、剛從大學畢業。為了說服我的父母親同意我的旅行計畫,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當我分享我詳細的行程並且保證會每隔一天打電話回家,他們才稍微放心。 12年後,我仍習慣這麼做。
那是一趟啟發之旅。我造訪的是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古老城鎮卡修拉荷(Khajuraho),那裡有第10世紀雕刻精美的神殿,雕繪著從戰爭、祈禱到性愛等各種生活場景。我知道印度很多元化,但在那趟旅程中我才真正瞭解其涵義。身為一個在城市長大、有工作、獨自旅行且21歲還沒結婚的女性,我在印度中心位置的神殿古鎮裡像是異類,人們很容易就把我當成外國人。我和我所認識的兩位德國遊客的共通點,比我交談過的導遊、商店老闆的女兒和妻子還要多。
人們對我的好奇心讓我比較容易克服自己跟陌生人主動攀談的羞怯感。到後來,有位當地的拉者(raja)邀請我去他的莊園以及觀賞他安排的農村活動。一群年輕男孩騎著腳踏車帶我參觀他們的村莊,我才有機會發現農民如何在田地更換少數古代雕刻品讓他們的家成為活生生的遺產。自此,我學到重要的一課:能跟在地人交談的旅行才有意義。跟在地人交談使我更加瞭解某個地方的文化背景,而且也能獲取真正好吃、好玩之處的相關情報。
那是我第一次自己一個人旅行,之後我又獨自旅行了很多次。沒有家人和朋友在身邊牽絆,我可以更深入的認識當地的人文風俗。旅行越多次,我所發現的印度面貌越多樣。
這位女士,請問我能和你合照嗎?
有時候,就像外國人一樣,我被要求拍照。面對鏡頭我其實不太自在,但通常還是會答應他們的請求。我問常到印度旅行的德國人安雅.弗洛奈爾(Anja Froehnel)是不是也很常遇到類似的狀況。 「很常!如果他們真的很感興趣,而且面帶微笑、有禮貌的詢問我,我會說好。但兩個星期之後,它成了一種負擔。」於是,她想出一個有趣的解決方法。 「我開始告訴對方拍照一次要收費十盧比(約台幣五元)。我們的對話通常馬上就結束了,」她說。
這類的事情會造成安全問題嗎?其實不會,瑪哥特說。 「周圍一直都有很多人在,感覺是比較安全的。就連你獨自一個人走在塔爾沙漠(Thar Desert)中央,只要待得夠久一定會遇到其他人。或至少碰上一位茶水小販(chaiwallah)。」
不同於安雅和瑪哥特,有些觀光客討厭被人盯著看。來自德國漢堡的安雅.敦克爾(Anja Dunkel)曾在孟買居住和工作過幾年,此後每年冬天都會重訪印度,她不喜歡被要求合照。 「在最神聖的地方,人們對我這個白人女性著迷的程度似乎勝過任何歷史景點。我不帶著自拍棒跑來跑去,這樣我才能好好吸收身處當地的經驗。自然而然地,我也不想和陌生人拍照。」本身若無意願,即使對方沒有惡意,一直被盯著看也會感到不安。

相關國際新聞 >>

《英大選出口民調大逆轉》保守黨恐未過半 梅伊重創

法國會選舉將屆 馬克宏派氣勢無敵 (圖)

德黑蘭連環恐攻 5嫌 曾隨IS攻擊敘、伊

譴責北韓射彈 文在寅:絕不妥協 (圖)

國際制裁一波波 卡達外長:遭孤立 仍能永遠存活 (圖)

IS殺紅眼 3天屠殺摩蘇爾逾200平民

《全球通緝》菲律賓IS首領長相曝光 (圖)

以色列大舉增建屯墾住宅

加拿大遊民報恩 一萬美元捐收容所

日福岡母子三人命案 警員丈夫被捕

熱水淋、熨斗燙 緬甸13歲女童工遭虐 (圖)

印度巫術迷信 許多動物被殺只取指甲

遊客注意! 大馬旅遊稅 7月提前開徵

天災前兆? 逾萬老鼠入侵緬甸村莊 (圖)

載豬貨車釀車禍 19頭豬高速公路大逃亡 (圖)

日本天皇退位法通過 明仁天皇擬2018年底退位

韓流吹向全球 南韓如何傾國家之力扶植 (圖)

第一胎生的小孩「更聰明」,因為來自父母的額外心理刺激

首頁 > 國際新聞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