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6, 2024  

 華人今日網 chinesedaily.com
  中國日報 台灣時報 電子報 房屋出租 求才招聘 房屋裝修 二手車
  南加社區新聞 吃遍南加 玩遍南加 南加人物 華商大全 FB好友 LINE好友
 

 

搜尋
股票
天氣
體育
銀行
購物
航班查詢
電子郵箱
健康
星座運勢
分享好友
社群網站
我的設定

分享好友

林鈺娟

台灣動畫創作者

(記者莊慧雯 專訪)

懷著電影創作夢想,只身來到洛杉磯攻讀動畫的公費留學生林鈺娟,參加今年第五屆西班牙「馬爾貝亞國際電影節」,在全球50多個國家500多部作品中,獲頒「動畫影片類」首獎,成為第一個得到首獎的台灣人,而這部自傳式的動畫作品「單飛」(Out on a Limb),林鈺娟過往成長經驗的註解,不僅讓她一圓夢想,也讓國際藝術舞台上多了一道「台灣之光」。

這部名為「單飛」的動畫作品,講述的是一隻與同儕格格不入、卻又不得不迎合群體的小鳥,備受欺負,最後決定單飛追求理想。

林鈺娟說,這部畢業作品前前後後花了6年時間,一度因為指導教授對題材的不同見解,讓她不惜丟掉數百張國畫作品,也對自己產生質疑,中斷近1年,才慢慢找回信心,重拾畫筆,重新創作,也才有今天的成就。

會選擇以國畫為素材,林鈺娟說,主要是希望能呈現東方藝術看似平靜,其實生動活潑的意境,也是主角突破傳統,走出新天地的象徵。也因此,只在高中美術課裡畫過幾堂國畫的林鈺娟,儘管沒有科班基礎,儘管畫到背肌拉傷發炎,卻仍堅持一筆一墨,畫出自己的故事。

長達5分鐘的作品,描述的正是林鈺娟的成長故事。林鈺娟出生台中,來自於一個非常保守與壓抑的家庭,所有事物的價值觀都扛著極為固定且沉重的標準與文化包袱,跟所有年輕人一樣,從小就被諄諄教誨要考上好學校、找份好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平安度過一生。

林鈺娟說,成長過程中所受的教育都是要盡量去遵從父母尊長的期許,尤其是身為一個女孩子,長輩們總覺得最合適妳的生涯規劃就是成為老師、公務員、銀行行員或是當個護士,然而個性中那股蓄勢待發的 心卻隱 不住,這也是為什麼日後她不像多數的台灣留學生,赴美專攻國際貿易管理學碩士或唸醫學院,反而堅持理想,選擇冷門的動畫藝術。

「動畫喚起了我兒時對世界充滿愉悅與快樂的記憶。製作動畫的過程,讓我回億起小時候充滿了好奇,快樂經由來自於對每件事物的觀察,動畫讓我重新找回每日探索這個世界的滿足感,真的花時間和經歷、體會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她說。

然而,林鈺娟築夢的道路是孤軍奮鬥的,在台灣,當個藝術家幾乎是個大家都會盡量避免選擇的忌諱,把藝術家當成生涯規劃或是理想的職業,只會使人們覺得傻,或認為是玩笑一場,多數人都會勸著放棄,包括她的家人。

就像多數家庭培育孩子一樣,林鈺娟從小學習鋼琴,曾經有過貝多芬夢,想像自己將來會成為像貝多芬一樣的音樂家,沒想到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跟著表哥表姐體驗了生平第一次去電影院的經驗後,只有6歲大的小林鈺娟,深深地為電影著迷,在黑暗中的觀影經驗,就像被分子傳送到銀幕裡的世界一樣,也像是鑽近了自己的腦袋瓜一樣。

「我還記得當時看由漫畫書改編成卡通電影的「老夫子」,在電影院裡的我,為銀幕上比例超大、活生生會動的老夫子感到震驚無比,因為在那天之前,老夫子是在我腦袋才是活著會動的人。」

在那小小的年紀,林鈺娟雖然無法真的了解卡通主角們在說些什麼,但她總是能夠大略知道劇情並強烈感受劇中人的情緒,甚至有時笑到肚子痛或哭到眼睛都腫了,這也就是為何在她日後的創作裡,喜歡做沒對白的作品。

「我一直堅信最強烈的情緒是無法用任何語言表達的。肢體語言、姿態以及動作均可發展出一個很好的故事,也可以完全的被理解而不用依賴任何的語言,這就是為何藝術是全球共通的語言。」

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充滿成就但寂寞的。逐漸地,林鈺娟的童年樂趣來自於獨處的時光,這也就是為何她喜歡製作動畫時那寂寥的過程,因為她可以很自在的獨處很長一段時間,也能覺得快樂。

從小學、國中到高中,林鈺娟的學業強項並非升學制度內認定的「重要」課程; 上國中之後,所有的課程都被「主科」佔滿,從那時起,林鈺娟完全失去了在學校快樂的泉源,取而代之的是每日極度漫長的學習時間及沉重的學業壓力,當時學校採行地下化的教育制度,讓她覺得人生真的既痛苦又乏味。

「當時我唯一的救贖是學校和市立文化中心及省立美術館的黃金三角地帶,幾乎每天放學之後,我都會馬上跑到文化中心的大眾閱覽室,佔上一個好位子做晚自修,然後趁展覽室還沒關門前趕快跑去看個一兩個展覽,這是當時我唯一的解脫。」

在那充滿升學壓力的年代裡,林鈺娟藉由與藝術作品的實際接觸而非教科書的二手資訊,學習感受到了不同朝代的不同書法字體與國畫風格、技巧。

上了大學的林鈺娟,就像籠中的鳥獲得自由的單飛,她開始了人生第一段旅程。第一次離家搬到台北,就讀台灣歷史最久、擁有全國唯一的電影系的台灣藝術學院,讓她自己像個海綿般,盡情的吸收各種創作所需的知識和資訊,除了盡其所能的多看電影外,她學得了各種格式的專業技術,包括16厘米的專業電影器材、35厘米的靜照攝影、類比及數位的攝影技巧和剪接技巧等相關電影的一切技術,並且充分利用身在台北的優勢,到處參與各式各樣家鄉台中所缺乏的文化藝術活動。

從東方到西方,從傳統到現代甚至是後現代,從正式的團體表演到很個人的個別作品,這些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和媒介都一點一滴都啟發林鈺娟無數的靈感,能夠將自己丟到像這樣充滿文藝之氣的環境中打滾,讓林鈺娟未來在國際上發光的種子,
開始萌芽。

如今多數大學系所提供的動畫課程,多半是結合電腦繪圖設計與多媒體藝術創作的領域,強調動畫在電腦環境下的技術應用,訓練學生成為電腦影像設計師或動畫遊戲專業技術創作者,但那並不是林鈺娟所追求的目標,她非常好奇在其他國家的動畫創作者致力研究的方向。

幸運的是,林鈺娟有機會參與幾項國際影展,跟著電影到該國及其電影學院做訪問,與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創作者做面對面的溝通,這樣的經驗,讓她更了解哪些不同的國家文化和不同學校的教育下,會創造出何種不同形式的動畫風格,在嘗試了多項動畫的媒介之後,也確定了傳統動畫是她的最愛。

台灣藝術學院電影系畢業一年後,林鈺娟絲毫不浪費一分一秒,申請到教育部獎學金到洛杉磯加大影劇學院動畫研究所,雖然獲得教育部的獎助,不過林鈺娟在求學的過程中仍必須面對很多經濟上的壓力,美國年年調漲的學費及生活費,再加上在拍攝過程中耗材的費用等等,因此她不得不多方設法籌措經費,例如擔任系上工讀生、助教等,另為習取實務經驗,還參與電影畫長片的實習工作。

林鈺娟有感而發地說,一直以來,台灣不斷做日本、美國迪士尼等動畫代工,卻極度缺乏本土的動畫創作,這也就是為何台灣觀眾從小看日本動畫、迪士尼或是華納公司出品的卡通長大的原因。這樣的狀況,看在林鈺娟眼底感到相當可惜,感嘆為何台灣的孩子沒有辦法看自己的動畫長大,台灣的文化特色無法藉此深植甚至自己人的心裡。

在南加州動畫工業的發源地,林鈺娟希望學習如何在作品中展現更成熟的技巧,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期許自己未來能在台灣動畫發展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得獎了,林鈺娟很開心,因為終於能向過世的父親有所交代,林鈺娟說,作品完成前的關鍵時期,正是父親病情最重的時候,但父親不想耽誤她的創作,沒讓她回去,等作品完成後,雖然終於能回台灣,但父親已經病重無法開口說話。這回拿下動畫首獎,讓她終於能跟父親說,「我辦到了」。

<Back>

聯繫我們